春晚中的国足:从拜年到调侃,再到期待
春晚中的国足:从拜年到调侃,再到期待
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从那时起,春晚就成为了中国人除夕夜不可或缺的精神盛宴。在这42年的春晚历史上,中国足球队(简称“国足”)频频成为节目中的“特邀嘉宾”,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陪伴着观众度过一个个难忘的除夕夜。
1988:国足首次亮相春晚
1987年,高丰文率领的国家队在东京的大雨中以2-0完胜日本队,历史性地杀入奥运会的比赛。1988年春晚中,中国队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央视春晚的镜头中,高丰文和球员们以拜年的形式亮相大屏幕,虽然只是录播,但是在当年,已经算是为中国男足赚足了面子。
1991:国足的“臭脚”之年
1990年北京亚运会,中国男足在当年国庆节那天0-1爆冷输给了泰国队未能晋级四强。在1991年的央视春晚上,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亚运之最》就提到了国足。
1993:施拉普纳的“白头发”
1992年亚洲杯,德国人施拉普纳率领国足获得第三名。1993年央视春晚,施拉普纳不仅来到了春晚现场,他的一根“白头发”还在牛群和冯巩的相声《拍卖》中拍出了五万元人民币的天价。
1996:甲A联赛的辉煌
1995年,甲A联赛异常火爆,上海申花队依靠“抢逼围”夺冠,北京国安队掀起“绿色狂飙”获得亚军,四川全兴队“成都保卫战”都成为了职业联赛的经典场面,戚务生率领的国足接连战胜哥伦比亚、佩纳鲁尔、桑普多利亚等多支世界劲旅,创造了“工体不败”的神话。1996年春晚,姜昆和戴志诚以火爆的甲A联赛为主题说了一段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1997:男女足的对比
1996年,中国女足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银牌,而中国男足在1996年却屡战屡败,年初中国国奥队在吉隆坡遭遇“黑色三分钟”0-3输给韩国队未能晋级奥运会决赛圈;年末中国男足在亚洲杯上0-1输日本、3-4输沙特止步八强。
1997年春晚,冯巩和牛群的相声《两个人的世界》就提到了男足和女足。牛群说:“我们中国女子足球队为什么在这次亚特兰大奥运会就只拿了一块银牌?那是因为足球队里少了一个男的!”冯巩说:”中国男子足球队为什么连亚洲都出不去呀?还不就是因为绿茵场上少了11个女的!”
1998:国足的“添堵”之年
1997年世预赛十强赛,国足在大连金州2-4输伊朗、2-3输卡塔尔,最后未能小组出线,老榕在互联网元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
1998年春晚上,有两个节目都和国足有关。一个是冯巩和牛群的相声《坐享其成》。冯巩拉黄包车时候说“我真找到了点高峰的感觉”,牛群说:“没错,中国足球队要有你这速度早出线了!”
第二个节目是黄宏和宋丹丹的小品《回家》,宋丹丹读糊顶棚的报纸说:“中国足球,何日出头?”黄宏说:“大过年的咋还把足球整出来了,这不给咱添堵吗?这一年看完甲B看甲A,最可气的是世界杯,天天喊着能出线,到最后狗戴嚼子瞎胡勒。”
1999:球迷的心声
1998年,英国人霍顿执教国足,年初的东亚四强赛上2-0战胜日本队,范志毅踢飞点球,也踢飞了中国队的冠军。年末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队获得男足铜牌,留洋德甲的杨晨在比赛中令人眼前一亮,李金羽进球后弯弓射雕成为标志性庆祝动作。
1999年春晚,郭冬临、郭达和蔡明表演的小品《球迷》就提到了男足和女足。郭冬临听说范志毅一脚把球踢偏了,气得骂他:臭脚。然后又把女足好好夸了一番:向前进,向前进,女足责任大,男足要翻身,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女足姑娘争光为人民!
2000:假球的隐喻
1999年,中国女足在世界杯上获得亚军,“铿锵玫瑰”第一次被叫响。1999年甲A联赛最后一轮,沈阳海狮队2-1战胜重庆隆鑫队保级成功,“渝沈疑案”成为职业联赛第一场涉嫌假球的比赛。
2000年春晚,冯巩搭档郭冬临说相声《旧曲新歌》,用天津快板说体育比赛。冯巩说:“那我夸一夸甲A联赛狗不理包子”,讽刺性简直拉满。郭冬临用京韵大鼓播报女足比赛时称赞了孙雯和刘爱玲两名老女足队员的技术:“孙雯队长她不简单,她挑着担子把球传。你看这个球,它薄皮大馅十八个摺,狗不理的包子它没有这么圆。刘爱玲接扁担,孙雯歇会儿抽袋烟。孙雯说我抬脚就要把门射,等射完门来再来抽烟!孙雯那只脚可是威力无边,它是两头窄那个当不间儿宽,不沾上球,它也不颠,沾上了球,它是两头颤那个当不间儿颠。”
2002:出线的喜悦
2001年世预赛十强赛,神奇教练米卢率领国足提前两轮出线,中国足球首次打进世界杯决赛圈。2002年春晚,冯巩、郭冬临、陆鸣的相声《台上台下》再次提到了国足和世界杯。
郭冬临说:“竹板那个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夸一夸那个中国足球终于出线了!中国足球队啊,亿万人牵挂,几代人前仆后继青丝变百发。哎!进入世界杯,我看谁都不可怕,甭管巴西土耳其,还有那哥斯达黎加,咱们都不服它!场场踢他们3:0,大伙说好吗?”
可惜,中国队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上,0-2输哥斯达黎加、0-4输巴西、0-3输土耳其,一球未进、净输九球,郭冬临的场场3-0也成了笑料。
2008:奥运年的期待
2008年是奥运年,赵本山、宋丹丹的小品《火炬手》比较应景。2008年春晚直播当天,国足在世预赛20强赛客场挑战伊拉克队。
在问答环节,主持人刘流向宋丹丹提问:“什么运动更揪心?”宋丹丹回答:“中国足球!”这一回答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和笑声。
春晚中的国足:调侃与期待
从1988年到2008年,国足在春晚舞台上经历了从拜年到调侃,再到期待的演变。这些节目不仅展现了国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战绩和状态,更反映了中国社会对足球的态度和情感。
春晚中的国足元素,既是体育话题的延伸,也是社会情绪的折射。它们记录了中国足球的起伏,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些节目不仅是简单的调侃,更凝聚了国人对足球的热爱与期待。
2025年春晚即将到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精彩的体育元素融入其中,为观众带来欢笑与感动。无论国足的表现如何,它始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份特殊情感,这份情感将在春晚的舞台上继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