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成为“糖妈妈”?妊娠期糖尿病全攻略
如何避免成为“糖妈妈”?妊娠期糖尿病全攻略
近年来,随着生育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面临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影响母亲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据统计,2014年全球18岁以上成人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8.5%,而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发生在孕中晚期。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但又未达到非孕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不加以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巨大儿、流产、胎儿发育异常,以及新生儿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对母亲而言,也可能引发高血压、感染(如阴道炎),并增加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如何通过饮食调整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选择健康碳水化合物: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等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添加脂肪、糖和钠的不健康碳水化合物。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坚果和全谷物,有助于调节身体消化功能,控制血糖水平。
适量摄入优质脂肪:选择牛油果、坚果、橄榄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的食物,但要注意控制总量,避免热量过高。
限制不健康脂肪和胆固醇:减少高脂肪奶制品、动物蛋白质(如黄油、牛肉、热狗、香肠、培根)的摄入,避免反式脂肪(常见于加工零食、烘烤食品、起酥油和人造黄油棒),每日胆固醇摄入不超过200毫克。
控制钠摄入: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300毫克,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进一步减少。
采用健康饮食模式:可以采用“餐盘法”来规划餐盘:一半为非淀粉类蔬菜(如菠菜、胡萝卜、西红柿),四分之一为精益蛋白质(如金枪鱼、瘦猪肉或鸡肉),四分之一为碳水化合物或淀粉类蔬菜(如糙米或绿豌豆),并加入少量有益脂肪(如坚果或牛油果),搭配一份水果或奶制品,饮用无糖的水、茶或咖啡。
适量运动对控制血糖的作用
适合孕妇的运动包括散步、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改善葡萄糖耐受性,但要注意安全,选择舒适的运动鞋和服装,运动前后要充分热身和拉伸,避免在极端天气下运动,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定期检查和监测的重要性
血糖监测:使用动态血糖监测仪,每天血糖水平维持在70-180毫克/分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应不低于70%,血糖低于70毫克/分升的时间百分比应低于4%,血糖高于250毫克/分升的时间百分比应低于5%。
定期产检:遵医嘱进行定期产检,及时了解自身和胎儿的健康状况,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方案。
心理调节和生活建议
保持积极心态:妊娠期糖尿病是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和密切监测来管理的,保持乐观心态对病情控制非常重要。
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遵医嘱用药:如果饮食和运动调整后血糖仍无法达标,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总之,妊娠期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孕期并发症,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适量的运动、定期的血糖监测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准妈妈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定期产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相信一定能顺利度过孕期,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