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风云:黄岩岛生态环境与岛礁建设新动向
南海风云:黄岩岛生态环境与岛礁建设新动向
2024年7月发布的《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报告》显示,黄岩岛海域环境质量优,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本次调查共记录造礁石珊瑚12科34属109种,为有调查记录以来物种多样性记录最丰富的一次,活造礁石珊瑚的平均覆盖度为28.6%,造礁石珊瑚幼体补充量较高;珊瑚礁生物多样性丰富,现场调查记录到礁栖鱼类23科125种,以及壳状珊瑚藻、砗磲、苍珊瑚、多孔螅、海葵等其他关键生态类群;现场调查未发现珊瑚向大型藻的相变,未发现珊瑚礁病害现象,长棘海星等敌害生物量少。此外,黄岩岛造礁石珊瑚群落还表现出对海水温度升高具有较好的抵抗力和耐受性。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黄岩岛可以为南海造礁石珊瑚及相关物种提供重要栖息地和庇护所。
黄岩岛位于海南省三沙市中沙大环礁的东偏南方向,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和天然避风港,也是维护南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生态价值。加强黄岩岛海域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研究,事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保障南海海域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
南海局势风云变幻
近期,南海局势出现了一些新的动态。菲律宾和中国就南中国海争端达成“临时安排”协议后,菲律宾完成了首次补给任务。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下周在老挝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会谈,试图澄清南中国海和台湾议题上的分歧。东盟外长会议即将召开,将讨论南中国海争端和缅甸危机。值得注意的是,中俄在南中国海进行了首次联合军演,并进行了实弹射击演习。
中菲争议再起波澜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声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南海仲裁裁决均承认菲律宾的合法权利。对此,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明确表示,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不包括中国南海诸岛。菲律宾的领土范围是由一系列国际条约确定的,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并不在这些条约规定的范围之内。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不接受、不参与,也不承认该裁决。
南海岛礁建设现状
自2016年完成对南沙群岛美济岛、渚碧岛等7个岛礁的吹沙填海工程后,中国在近10年的时间里没有在南海建设新的岛礁。相反,越南却一直在其非法侵占的南沙岛礁上进行吹沙填海,截至2024年9月初,越南在10个非法侵占的岛礁上吹填的总面积达到了约2360英亩(约9.5平方公里),甚至在3个岛礁上建设了长达3000米的机场跑道。
中国虽然暂停了新的岛礁建设,但最近在西沙中建岛的建设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国智库皇家战略研究所(Chatham House)的最新报告指出,中国正在中建岛建设反隐身雷达系统,包括综合脉冲孔径雷达(SIAR)系统和反舰导弹阵地。这种雷达系统能够有效探测隐形飞机,将大大提升中国在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的探测和电子战能力。
未来展望
面对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的持续挑衅,中国需要在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保持克制和理性。中国在南海的行动一直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法,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未来,中国可能会根据形势的发展,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包括重启岛礁建设的可能性。但无论采取何种行动,中国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