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优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
湘潭优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实践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长株潭一体化核心城市,湘潭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政策引领、资源整合和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政策引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湘潭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教育部要求,湘潭市所有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同时,湘潭市还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包括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家校社协同等方面,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实践:优质小学的特色探索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依托高校资源,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高地
湘潭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依托湘潭大学资源,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不仅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还与湘潭大学心理学系合作,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同时,学校还建立了标准化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服务。
和平小学:百年名校的创新之路
作为湘潭市历史最悠久的小学之一,和平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学校建立了“心灵港湾”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多名专职心理教师。同时,学校还与湘潭市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风车坪学校:以“三元联动”模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风车坪学校创新性地提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元联动模式。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同时,学校还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准化和个性化。
特色亮点:湘潭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
“一球一操”:体育与心理的完美融合
以梅园小学为代表的湘潭小学,创新性地将校园啦啦操与校园足球融合开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球一操”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效推动了学校体育改革,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团队协作和体育锻炼,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子任”U-S思政教育共同体:心理健康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湘潭大学牵头成立的“子任”U-S思政教育共同体,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形式,开发了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现了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推进。
成效与展望
经过持续努力,湘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校园欺凌和心理危机事件得到有效遏制。未来,湘潭市将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力度,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