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千年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千年古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实践

引用
国际在线
11
来源
1.
https://fj.cri.cn/2024-10-30/331a28ea-84ec-91a9-caea-29e7d2d5803c.html
2.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394109/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89%E5%B7%9E%EF%BC%9A%E5%AE%8B%E5%85%83%E4%B8%AD%E5%9B%BD%E7%9A%84%E4%B8%96%E7%95%8C%E6%B5%B7%E6%B4%8B%E5%95%86%E8%B4%B8%E4%B8%AD%E5%BF%83/49875343
4.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11/c64387-40296494.html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3%89%E5%B7%9E%EF%BC%9A%E5%AE%8B%E5%85%83%E4%B8%AD%E5%9B%BD%E7%9A%84%E4%B8%96%E7%95%8C%E6%B5%B7%E6%B4%8B%E5%95%86%E8%B4%B8%E4%B8%AD%E5%BF%83
6.
https://www.quanzhou.gov.cn/zfb/xxgk/ztxxgk/xwfbh/202404/t20240430_3032869.htm
7.
https://news.fznews.com.cn/dsxw/20240814/9H843y18vW.shtml
8.
http://www.mnwhstq.com/whdt_347/202411/t20241126_214378.htm
9.
http://www.fujian.gov.cn/zwgk/ztzl/sczl/zhxx/202408/t20240821_6504612.htm
10.
https://www.ctnews.com.cn/dongtai/content/2024-12/25/content_168689.html
11.
https://www.johnwilhuxley.com/228/content_31723519.html?srsltid=AfmBOort8Qs9aDR7_oh8Ptm82jL25wtRq9qwTUct1B_pp8yfAVszJVxQ

2021年7月25日,泉州以“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之名,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跨越千年的荣耀,不仅标志着泉州在历史文化上的重要地位,更开启了这座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01

泉州文化遗产保护的顶层设计

泉州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如今正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近年来,泉州全面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为活态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顶层设计方面,泉州先后出台了《泉州市世界遗产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政策,构建起覆盖文物保护各环节的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同时,泉州还成立了考古研究所、文物保护中心等机构,并与国内多家顶尖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创新性地建立了“文物保险+技防+人防”的文化遗产管护新模式,这是福建省首个覆盖国家、省、市三级文物的保护试点。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体系,为文化遗产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02

社会力量参与的“泉州模式”

泉州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泉州,文物保护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合奏曲。

据统计,目前泉州已有百名观察员、千名志愿者、万名守护人,他们活跃在各个世遗点,广泛参与志愿讲解、专业咨询、义务巡查等志愿服务工作。例如,石狮石湖码头的“90后”守护者郭增沛,就是土生土长的石湖村人,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文化遗产守护者。

此外,泉州还成立了古城世遗文化保护发展基金,已向社会募集近2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保护发展事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纷纷参与古城保护共建,近三年来投入大量资金推进“活古城”“微改造”战略,探索发展1+N投融资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良好机制。

03

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泉州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全部不可移动文物3785处。其中,泉州古城7.62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世界遗产点8处、各级文保单位59处、省级以上文化街区3处。

以泉州府文庙为例,通过系统性修缮提升,不仅保持了建筑整体的原汁原味,更重现了府文庙建筑群的典雅风韵。在古城街巷的修复中,泉州坚持“微冲击”“微改造”“微扰动”的原则,以“微创手术”形式、绣花功夫匠心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让古城焕发新生。

在非遗保护方面,泉州更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3大类别非遗名录的城市。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2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36项,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5人,省级128人,市级472人,形成了家族传承、师徒传承、校园传承等传承模式。

泉州还积极探索“非遗+N”模式,通过与文创、旅游、民宿等领域的跨界融合,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例如,蟳埔民俗文化村凭借蟳埔女簪花围习俗火出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簪花热潮,直接带动蟳埔成为旅游热点。

04

从“网红”到“长红”的文旅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最终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泉州在文旅融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2023年度、今年春节旅游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一季度接待游客总人数21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6.3%,旅游总花费288.52亿元,同比增长44.7%。

泉州还成功打造了多个文旅品牌,如“宋元中国·海丝泉州”“泉州西街”等,这些品牌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更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认可。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泉州的热度持续攀升,抖音年度搜索指数3264万,同比增长91.42%,抖音用户打卡热度居全省第一。

泉州的经验表明,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通过科学规划、系统保护和创新利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得到妥善保护,更能够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动力。泉州,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续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