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沪高铁夜巡黑科技揭秘:无人机+5G打造智能运维新标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沪高铁夜巡黑科技揭秘:无人机+5G打造智能运维新标杆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cn.chinadaily.com.cn/a/202405/17/WS664726a3a3109f7860dde446.html
2.
http://he.people.com.cn/n2/2024/0924/c192235-40987381.html
3.
http://www.chinatelecom.com.cn/news/xinyidaixinxitongxin/202405/t20240528_82759.html
4.
https://www.news.cn/local/20250125/f5e298ab38a14b0d9ff53749fe2026b8/c.html
5.
https://www.china-emu.cn/Trains/Series/Detail-120-103-33.html
6.
http://news.bandao.cn/a/1730083345516368.html
7.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0208/082223d7cbf8428db2535ff7c00e3797.html
8.
http://www.chinaiut.com/ykj/110171.html
9.
https://www.bj-fm.com/login/projectDetails?id=2c91669f8c8aa946018cb36425f803c8

夜幕降临,京沪高铁线上,一列列动车组陆续驶入车站,完成一天的运营任务。然而,当最后一班高铁停靠站台,乘客散去,一场科技与铁路的“夜巡”才刚刚开始。

无人机智能巡检:高铁线上的“空中哨兵”

在黑暗中,一架搭载高清相机和激光雷达的无人机从地面基站缓缓升起,沿着既定航线开始对铁路沿线进行全方位巡检。这是京沪高铁最新引入的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它利用北斗导航定位和5G通信技术,实现了全天候、全自主的基础设施检测。

这套系统由数据采集、飞行管理、算法调度等多个子系统组成。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可以采集轨道、桥梁、接触网等关键设施的高清图像和三维点云数据。通过5G网络,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基站,再由AI算法进行智能分析,识别潜在的故障和隐患。

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无人机智能巡检不仅突破了夜间视线不佳的限制,还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据京沪高铁公司介绍,无人机巡检可以覆盖更广的范围,特别是在铁路声屏障、桥梁、隧道口等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真正做到了无死角检测。

5G+北斗:让巡检更精准、更安全

在无人机巡检的背后,是5G和北斗两大“国之重器”的强力支撑。5G网络提供了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巡检数据能够实时回传。而北斗导航系统则为无人机提供了精准的定位服务,使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精确飞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信在安徽等地率先实现了5G-A(Advanced)技术商用,通过3CC载波聚合技术,将京沪高铁沿线的网络速率提升至近4Gbps。这种高速网络环境为无人机巡检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通信保障。

智能检测:从“人海战术”到“AI大脑”

在南京南站的检修车间内,智能检测机器人正在车底忙碌地工作。它采用激光雷达导航,通过机械臂搭载的图像采集单元,对动车组的关键部件进行快速扫描。

据现场检修人员齐振刚介绍,一列8节车厢的动车组需要检查的零部件超过1万个。过去,人工巡检需要两人配合,耗时两个半小时,而现在智能机器人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全部检测任务。

更令人惊叹的是,智能系统还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螺栓的紧固状态,甚至预测潜在故障。这种从“事后维修”到“预测性维护”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检修效率,更大大提升了高铁运行的安全性。

未来展望:智能运维让高铁更安全、更高效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铁运维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未来的高铁运维将更加依赖于智能检测和预测性维护,通过持续的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

京沪高铁作为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其智能运维系统的成功应用,不仅为自身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全国高铁网络的智能化升级树立了标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更多高科技手段将被应用于高铁运维领域,让“中国速度”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