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妈祖故里”过最地道的莆田年!
来“妈祖故里”过最地道的莆田年!
“妈祖故里”莆田的春节,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长达46天的庆祝时间,成为全国最长的春节之一。从腊月十六到二月初二,莆田人用一系列传统习俗和活动,将年味演绎得淋漓尽致。
从尾牙宴到做大岁:独特的过年时间表
莆田的春节始于腊月十六的尾牙宴。这一天,商家们会举办丰盛的宴席,感谢员工一年来的辛勤付出,祈求来年生意兴隆。家家户户也会准备猪肉、豆腐干、水果和糕饼等供品,祭拜土地神,祈求庇佑。
腊月年关时,莆田家家户户会进行“扫巡”,用传统的扫把清理灰尘和旧物,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这种仪式不仅是为了除去霉运,更是对幸福未来的美好祈愿。
除夕之夜,莆田人家在子时举行“辞年”仪式,祭谢天地,祈求平安。丰盛的供品与陪伴酒糟的拜祭,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围炉宴上,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上,鲫鱼、蟹、虾等寓意美好的食物都齐齐上桌,营造出浓厚的喜庆空气,更是家人情感的温暖交融。
正月初一是吃长寿面的日子,象征着福寿绵长。初二是探亡日,源于历史事件,虽然大家避免互访,但形成的踏青文化让莆田的初二仍旧热闹非凡。初三则是为老人祝寿的重要日子,出嫁女儿会送上丰盛的祝寿礼。
最具特色的是正月初四的“做大岁”。这一天,莆田人会再次庆祝新年,放鞭炮、吃团圆饭,仿佛过年一般热闹。这种独特的习俗,源于历史上的避难传说,如今已成为莆田人独特的年节传统。
妈祖文化:莆田春节的灵魂
作为“妈祖故里”,莆田的春节自然少不了妈祖文化的身影。春节期间,妈祖巡安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信众们抬着妈祖神像,沿街巡游,祈求平安和丰收。这种盛大的巡游活动,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是一种文化展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在饮食方面,妈祖筵席是莆田春节的一大特色。筵席上,十二道莆田特色美食依次登场,每一道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故事。从兴化米粉到红团,从新县方糕到金钱粿,每一道美食都凝聚着莆田人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
2025年春节期间,莆田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让游客充分感受“非遗春节”的魅力。从1月持续到3月,各县区将举办超过200场主题活动,包括:
- “莆阳开春·有一种旅游叫仙游”
- “壶山兰水,古莆靓荔”
- “莆阳开春·厢遇有福”
- “莆阳开春·福游涵江”
- “莆阳开春·秀屿迎春”
- “莆阳开春·春暖湄洲”
- “莆阳开春·福暖北岸”
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可以欣赏到摆棕轿、南少林武术等非遗表演,品尝地道的莆田美食,还可以参与互动体验,亲手制作红团、学习十音八乐等传统技艺。
此外,莆田市还推出了24条精品旅游线路,从半日游到七日游应有尽有,让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尽情探索这座千年古城的魅力。
独特的年节符号:白额春联与红团
莆田的春联与众不同,红纸上留有白纸额头,这种独特的“白额春联”承载着莆田人对历史的铭记和敬畏。每一家春联在浓厚的红色衬托下,更显得喜庆与珍贵。
红团是莆田人过年必备的美食。用糯米和绿豆馅制作的红团,色泽鲜艳,象征着红火和团圆。每当一锅红团蒸熟,年味便愈加浓烈。这种美食不仅是节日的点缀,更凝结着莆田人对家的眷恋和对团圆的向往。
莆田的春节,是一场长达46天的文化盛宴。从传统习俗到现代活动,从宗教仪式到民间艺术,从特色美食到旅游体验,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莆田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如果你想体验最地道的中国年,莆田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