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春节必打卡:行彩桥与青狮舞
揭阳春节必打卡:行彩桥与青狮舞
揭阳,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春节期间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民俗盛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行彩桥和青狮舞。这些传统活动不仅展现了揭阳独特的文化魅力,更让这座城市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行彩桥:跨越千年的祈福仪式
每年正月十一至十六期间,揭阳市区的榕城都会举行盛大的行彩桥活动。这项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俗活动,承载着揭阳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期间,榕城的桥梁会被彩灯、彩旗装扮一新,宛如彩虹横跨水面。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座城市被璀璨的灯光映照得如同白昼。人们扶老携幼,纷纷前往度桥祈福,桥上人头攒动,桥下溪水潺潺,构成一幅动人的节日画卷。
行彩桥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宋代,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人们相信,通过行彩桥可以驱除厄运,带来好运。因此,每年这个时候,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会慕名而来,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青狮舞:潮汕文化的独特瑰宝
青狮舞是潮汕地区独有的传统舞狮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同于北方的北狮和广东的南狮,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表演风格闻名于世。
青狮,也称“青狮白目眉”,是潮汕地区独有的舞狮种类。其体型硕大,外表威猛,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抹洁白的眉毛。青狮的制作工艺精湛,狮头由木条制成,再用牛皮纸层层糊制而成,表面光亮耀目。
青狮舞的表演技巧讲究“静、看、探、采、闻、睡、醒”七字诀,通过各种舞姿展现狮子的神态。表演时,通常由两人配合,一人操控狮头,一人披挂狮身,配合默契,动作流畅。伴随着激昂的潮州大锣鼓,舞狮者展现出狮子的威武雄壮,将百兽之王的气势演绎得淋漓尽致。
青狮舞在揭阳南门孙氏家族的传承下不断发展。第一代创始人孙先德开创了这一艺术形式,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集舞蹈、杂技、武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第四代传承人孙淑强和李国英更是将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成立了揭阳市孙淑强狮艺武术馆,专门从事青狮的表演和传承保护工作。
更多精彩:英歌舞与烟花火龙
除了行彩桥和青狮舞,揭阳春节期间还有其他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
英歌舞是揭阳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者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短木棒,随着鼓点节奏,跳出刚劲有力的舞步。这种融合了武术与舞蹈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潮汕人民的豪迈气概。
而乔林乡西的烟花火龙表演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项始于明代的民俗活动,象征着风调雨顺和国泰民安。夜幕降临时,巨大的火龙在璀璨的烟花中腾跃,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共同构成了揭阳春节独特的文化景观。它们不仅是揭阳人庆祝新春的重要方式,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每年春节期间,这些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浓浓的年味,体验揭阳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