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阳明故里和西小河:绍兴古建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阳明故里和西小河:绍兴古建的前世今生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1/doc-ineepqvp5103068.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742144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1A09A2G00
4.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109/c1004-40398711.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5A05JU600
6.
https://www.archiposition.com/items/20240625102414
7.
https://www.gooood.cn/wang-yangming-s-former-residence-and-memorial-hall-by-uad.htm
8.
http://m.k1u.com/jingdian/87159.html
9.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86282

绍兴,这座千年古城,以其独特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绍兴在古建筑保护方面不断探索创新,阳明故里保护项目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

01

阳明故里的新生

阳明故里保护项目位于绍兴西小河历史文化街区,占地18504.33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2909.34平方米。项目于2022年10月建成,主要包括王阳明故居复原和纪念馆建设两大部分。

设计团队在项目中融入了诸多巧思。他们以“大吾之境,无滞之情;博大易达,透逸有秩”为理念,通过时间和边界两个构建元素进行空间布局。项目的核心轴线自西向东延伸,以伯府大埠头遗址为起点,碧霞池为中心,东端则是新建的王阳明纪念馆。这种布局既突出了故居的主体地位,又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了阳明心学的文化内涵。

在建筑风格上,故居复建遵循伯府原有格局,采用“一轴、四进、六重”的平面布置。而纪念馆则在尊重绍兴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貌的前提下,通过独特的“心厅”设计,展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整个项目既保持了传统风貌,又满足了现代功能需求,成为绍兴古建保护的又一力作。

02

西小河:活着的水乡记忆

如果说阳明故里展现了绍兴古建保护的最新成果,那么西小河历史街区则是一幅活着的水乡生活画卷。这条全长833米的河流,见证了绍兴从古至今的变迁。

近年来,西小河经过全面整治,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标准。社区通过实施河道清淤、工厂搬迁、截污纳管等措施,彻底改变了昔日臭水沟的面貌。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组织居民成立“薪火护河队”,实行网格化巡护管理,让保护工作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西小河也在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社区通过契约化共建模式,吸引企业、商家参与保护工作,同时发展文旅产业。例如,春节期间恢复河上商贸活动,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年货。这种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让西小河不仅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更是一条充满活力的幸福河。

03

绍兴模式:从仓桥直街到全城保护

阳明故里和西小河的保护成效,正是绍兴古建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绍兴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模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仓桥直街保护经验。

仓桥直街全长仅1.5公里,却保存了43处完好的台门建筑。2001年,绍兴启动仓桥直街保护修缮工作,创新性地提出“非必要不迁出”原则,保留了80%的原住民。这种“活态化”保护模式,不仅让老街焕发新生,更让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如今,仓桥直街已成为绍兴古城的网红打卡地,单日最高客流量超12万人次。这种成功经验已在绍兴古城全域推广,八大历史文化街区完成提升改造近50万平方米,留住了约80%的原住民。

绍兴的古建保护工作,不仅保护了物质遗产,更传承了文化记忆。阳明故里、西小河、仓桥直街,这些古建遗存不再是静止的文物,而是活生生的文化载体,让游客在现代生活中依然能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