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康复新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德国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康复新方法
引用
澎湃
等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86002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327860421d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0A01XRD00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547120
5.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859085340496.html
6.
http://iwh.cssn.cn/xscg/zmsyzts/202411/t20241105_5798573.shtml
7.
https://medebound.com/guide/1869
近日,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的Christian P. Müller团队在《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的研究。他们发现了酸性鞘磷脂酶活性与精神分裂症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策略。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潜在的致病机制,还提供了一种副作用更小的新药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精神障碍,目前主要通过抗精神病药物(APD)进行治疗。然而,APD仅对有限数量的患者有效,并且可能会产生损害认知功能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异常的鞘脂代谢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过程。
研究团队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和大脑基因表达进行分析,发现了编码酸性鞘磷脂酶(ASM)的SMPD1基因和编码中性鞘磷脂酶-2(NSM)的SMPD3基因之间存在关联。在使用苯丙胺致敏建立的大鼠精神病模型中,他们发现前额叶皮层(PFC)中ASM活性出现局部性的升高。短期使用氟哌啶醇(HAL)治疗可逆转行为症状和ASM活性。
鞘脂组学分析证实,在精神病发作期间,PFC中的神经酰胺代谢发生了改变。使用ASM抑制剂KARI201靶向作用于类精神病状态下增强的ASM活性,可逆转类精神病行为以及鞘脂组的相关变化。
对PFC进行的RNA测序分析表明,在大鼠精神病模型中,包括Olig1、Fgfr1、Gpr17、Gna12、Abca2、Sox1、Dpm2和Rab2a在内的众多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出现了表达失调。
研究团队的数据为精神分裂症潜在的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并提出了一种副作用更小的新药物治疗策略。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更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热门推荐
大盘调整,如何用杠杆策略实现收益最大化?
一支藿香正气水下肚,15分钟后男子进了抢救室
当猫咪病危时,是否选择安乐死?(猫咪安乐死的道德和伦理考量)
34张微观视图,带你探索人体的神秘小宇宙!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中,消费者偏好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查|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喝水都在长肉,真的是易胖体质害的吗?不妨听听医生怎么说
房屋违约金赔偿指南:种类、利息计算及收取方式详解
Elon Musk vs Jeff Bezos:影响、投资组合、历史和慈善事业
脸上总出油怎么办?5个实用建议帮你轻松应对
许昌爱管云分享初三学生能提高成绩的方法
李元霸:历史与传说中的猛将传奇
茶卡盐湖和青海湖,哪个更美?
西安,留住年轻人不只靠大唐不夜城
AlphaFold3:AI模型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突破
远离网络赌球,守护美好生活
硬盘和U盘有什么区别?一文详解存储设备选购指南
探索秦姓的起源与传承
音乐剧《猫》的艺术特征分析
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
地摊经济爆火,但餐饮摆摊难“暴富”
生活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的多维度解读
如何进行ST股的交易?这种交易对投资者有何风险和机会?
三种常见花卉的提根技巧:让根系如八爪鱼般繁茂,快速养成老桩
山西高平:时光深处 古村新韵
亮点抢先看,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来了
杜比全景声技术详解:从影院到移动设备的空间音频革命
揭秘“艾滋病猴子”:科学探索与伦理边界的交锋
中国电信的社招和校招的区别有哪些?
光伏行业深度分析:49家企业三季报透视行业困境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