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修旧如旧的文化传承
喀什古城:修旧如旧的文化传承
“不到喀什,不算到过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过喀什。”这句流传已久的话,道出了喀什古城在新疆旅游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喀什古城承载着2000多年的历史记忆,被誉为“丝绸之路的活体记忆”。这座占地4.25平方公里的古城,不仅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大规模生土建筑群,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修旧如旧”的保护理念
2010年,一项总投资达70.49亿元的喀什古城区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涉及约22万人口。这次改造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49083户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进行修缮加固。改造后的喀什古城,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更成为新疆首个国家5A级历史人文景区。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文化瑰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还专门制定了《喀什古城保护条例》,于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喀什古城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为主、合理利用、规范管理的原则,保持历史风貌和文化延续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喀什古城。
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走进喀什古城,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迷宫。城内20多条街巷纵横交错,学校、集市、手工作坊、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在这里,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新潮实现了完美的融合。
“古丽的家”是古城中最早的一批网红打卡点之一。它的主人沙拉麦提古丽曾是喀什古城景区的一名讲解员,随着古城的改造升级,她抓住机会打造出“古丽的家”特色民宿,向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新疆歌舞和美食。“古丽的家”在网上火了起来,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打卡。
在喀什古城,63家传统手工艺店铺和47家非遗店铺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里,铁匠们依然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铁具,这些铁器不仅是实用的工具,更成为了展现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的精美艺术品。百年老字号“西域维吾尔药茶”店则散发着独特的香气,吸引着游客驻足品尝。
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改造后的喀什古城,不仅让城市留下了记忆,还让人们记住了乡愁。如今的喀什古城,已经成为集商贸、摄影、美食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喀什地区接待游客716.9万人次,同比增长58.82%;实现旅游收入60.08亿元,同比增长90.7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喀什古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正以其独特的人文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探寻。它不仅是新疆的喀什,更是世界的喀什,一个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喀什古城的保护与开发,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它证明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得到保护,更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喀什古城,这座“丝绸之路的活体记忆”,正在新时代续写着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