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舞狮名士黄飞鸿:改良南狮技艺,曾随军抗日,晚年遭遇丧子之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舞狮名士黄飞鸿:改良南狮技艺,曾随军抗日,晚年遭遇丧子之痛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13171310_121199202

“狮王争霸大会,天青花炮一响,杀李鸿章之时。”
这句话,是黄飞鸿版《狮王争霸》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正是这句台词,直接将舞狮和国家命运联结在了一起。

很多人认为,只有在电影中:舞狮和国运才能混为一谈。但实际上,真实历史中,舞狮曾以文化的形式,极大地鼓舞过中华民族。

因为黄飞鸿参加《狮王争霸》的缘故,很多人以为他是醒狮,也就是南狮的创立者。这当然是误传,中国舞狮的历史由来已久,自汉代时,我国就有舞狮的记载,唐代已有被称为“太平乐”的宫廷舞乐狮子舞。

在中国古代,狮子这个“外来物”一直被认为是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活动在民间广泛流传。

到了黄飞鸿生活的晚清民国年间,舞狮文化更是蓬勃发展。

《狮王争霸》中,狮王争霸赛之所以被举办,是因为外敌入侵时,大清摇摇欲坠。慈禧太后鼓励国民习武抗敌,李鸿章为了逢迎太后,举办一年一届的“狮王争霸”大赛。

历史上真实的慈禧从未鼓励过习武抗敌,李鸿章自然也不可能为了迎合太后,而关注到舞狮。但在内忧外患的晚清、民国时期,民间确实曾兴起过舞狮热。

每逢过年过节、行香走会中,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以舞狮助兴。舞狮经过1000多年发展后,有了南狮和北狮两个派系。《狮王争霸》中的醒狮,便是南狮。

《狮王争霸》中的舞狮通常是三种颜色:红色,黄色,黑色。其中,红狮代表义气和财气,俗称关羽狮;黄狮代表贵气、尊严,俗称刘备狮。黑狮代表霸气、勇猛、争斗,它又被称作张飞狮。

黄飞鸿的醒狮为佛山黑狮,具有青鼻铁角,长颈的特征,狮背黑白相间,使用七星鼓法表演的套路至今仍盛行,基本动作“工字点、铰刀点、骑龙步”。

北狮重在写实,所以北狮通常很像真狮;而黄飞鸿所代表的南狮则重在写意,狮头更像年兽,它讲究的是内在精气神。也因此,南狮素来被认为是“有魂魄”的舞狮。

看过电影的都知道,舞狮通常是两个人,一个负责狮头,一个负责狮尾。鼓乐一响,舞狮就上演了。

随着锣鼓的节奏,狮子从"沉睡惊醒"、"搔头摆尾"、"探测方向",到"出洞"、"见青"、"碎青"、"狂欢"、"翻滚"等,动作可谓千姿百态。

南狮造型套路非常丰富,最常见的套路就有起势、常态、奋起、疑进、抓痒、迎宾、施礼等等。

舞狮的花样非常繁多,黄飞鸿电影中就常涉及“采青”,所谓采青就是将挂在门上的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以示“生财”祥瑞。

相比之下,“采青”只是基础类舞狮花样,精华类的舞狮花样为上桩、抢绣球、戏火等。

“上桩”通常只在开业庆典时能看到,舞狮时的桩有高低桩,通常的桩都有21条,最低半米,最高三米,要在桩上自由跳跃,需要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两人的灵活配合。它的表演难度,属于舞狮中的中高级。

能表演上桩的,都是基础功夫极其扎实者。桩上的动作包括桩上坐头、壁虎功、钳腰饮水等等。其中,钳腰饮水模仿的是狮子上高山、趟水涧,它要求:狮尾舞者钳住狮头那人的腰,将他倒着甩了个近360度。

像钳腰饮水这类的高难度动作,南狮总共有115种之多。也因为动作难度大,早年舞狮者,几乎没有半路出家者,而全是专业人士。

放在今天,真正的舞狮,可以算得上是一项极限运动,它的难度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极限运动。

舞狮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在技巧上,而在于文化输出上。作为传统文化,它是真正被带到国外,并被发扬光大的艺术。

民国年间,每年,在国外的中国城或唐人街等华人聚集的地方,舞狮都是逢年过节的必备节目。每次舞狮时,舞狮队总会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就连外国人也争相目睹舞狮的精彩。

因为舞狮太过火热,当时还有“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的谚语。舞狮几乎成了扬民族之威、立中国之魂的重要仪式。很多的外国人只要提到舞狮,就能想到中国人。只要提到中国人,就会想到威武的中国舞狮。

作为舞狮代表人物的黄飞鸿,一直是“中国精神”的象征。黄飞鸿自幼习武,少年时接触舞狮。打第一次将狮头高高举起时,他便爱上了舞狮。他用了数年时间研习舞狮,并对传统南派舞狮进行了改良。

黄飞鸿对舞狮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武术融入了舞狮,将高桩醒狮、民间武术梅花桩与南派民间醒狮套路相融合,并汇入当地特色,开创出了自成一派的醒狮。

黄飞鸿开创新派醒狮(南狮),技艺高难,编排巧妙,融舞蹈、武术、杂技、力度、美学于一体。可以说,他将中国舞狮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电影中的黄飞鸿每次表演舞狮时都看点多多,现实中的黄飞鸿表演舞狮也花样繁多,他以表演狮子出洞、狮子滚球、狮子采灵芝、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等狮艺著称,其中飞佗采青更称一绝。

值得一提的是,黄飞鸿还首创了女子舞狮的先河,他的四姨太,即电影中十三姨的原型莫桂兰和弟子邓秀琼,在他的指导下,将醒狮和柳艺表演相结合,也可谓独具一格。

相当遗憾的是,如黄飞鸿这般能将中国舞狮做到极致的武术家,他的人生却并不平顺。

和很多中国武师一样,早年的黄飞鸿也曾想凭借一身本事为国效力。38岁那年,黄飞鸿与一心报国的黑骑将军刘永福成了至交。他们曾立志,要将中国大地上猖獗的洋人全部赶出中国。

黄飞鸿与黑骑将军联手后,曾被聘为了黑旗军的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

1894年,黄飞鸿曾随刘永福远赴台湾抗击日本人的侵略,仅仅一年后,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刘将军因“护台失利”而去,黄飞鸿落寞地回到了广州,并在此后再未从政。

刘永福画像

因为在实战中看到中国武术无法与洋人的枪炮抗衡的缘故,黄飞鸿回广州后决定:不再公开设武馆,只行医治病。

黄飞鸿在男女感情上也一直不顺,算命先生曾断言他克妻。果然,他先后迎娶了三位妻子,可她们中却无一长命者。

直到55岁这年,黄飞鸿才与后来的妻子莫桂兰结合,并白头偕老。

黄飞鸿的亲情也曾遭受重创,晚年,得他真传的儿子黄汉森因为与人较技而被害死。自此后,他在承受丧子之痛的同时,也对贫弱的中国更加失望了:国人“只知内斗不知共同团结抵御外敌”的现状,让他感到痛心。

儿子死于内斗的事实让他做出了“不再授人武艺”的决心,他的其他儿子无一人得他真传。

黄飞鸿的晚年注定不平静,丧子之后,他又在69岁这年,目睹自己倾注38年心血的宝芝林,在广州爆发的商团暴乱中被烧毁。

宝芝林被毁后,黄飞鸿长子失业,层层打击下,黄飞鸿病倒了。病倒后仅仅几月,他就在抑郁中辞世了,离世时,他看到的是“国不国、家不家的凄凉境况”。

黄飞鸿

黄飞鸿的晚年凄凉,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命运沉浮有关。若他身在盛世的中国,他的晚景,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距离黄飞鸿辞世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昔日以振奋国人形势出现的舞狮,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狮之所以迫切需要“保护”,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舞狮已深陷承接不济、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相比之下,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有以舞狮为职业者,它已蜕变成了兴趣爱好。颇为值得注意的是:舞狮,若仅以兴趣爱好的形式存在,舞狮界,将不再会有大师。舞狮的没落,也预示着:以舞狮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正走向没落。

这,究竟是盛世的喜,还是悲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只有后世才能给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