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名、卞之琳教你写有古典韵味的现代诗
废名、卞之琳教你写有古典韵味的现代诗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废名、卞之琳、何其芳等现代派诗人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追求,为新诗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典诗词的束缚,更在内容上大胆融合古典元素,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诗歌作品。
现代派诗人的创作背景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是新文学运动中一位重要的诗人和小说家。他早年受周作人影响,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大任教。废名的诗歌创作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他善于将古典意象与现代意识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诗歌意境。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他自小热爱新诗,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师从徐志摩、胡适、沈从文等人。卞之琳的诗歌创作以严谨著称,他善于运用古典诗词的技巧,创造出富有哲理性的诗歌意境。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散文家。他自幼学习古诗,对李白、杜甫等古典诗人有深厚的感情。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何其芳的诗歌创作深受古典诗词的影响,他善于运用古典意象,创造出富有梦幻色彩的诗歌意境。
现代派诗歌的具体创作手法
现代派诗人在创作中大量运用古典元素,如用典、化用古典诗句等,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诗歌作品。
以卞之琳的《断章》为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和结构,创造出一个富有哲理性的诗歌意境。诗中的"桥上人"和"楼上人",以及"明月"和"窗子"等意象,都源自古典诗词,但通过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涵。
何其芳的《预言》则通过化用古典诗句,创造出富有梦幻色彩的诗歌意境:
这一夜我的床头点着一支蜡烛,
照着我写给你的信,
我的手指在纸上轻轻滑过,
像在抚摸你的发丝。
这首诗化用了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意境,但通过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诗意和情感。
现代派诗歌的创新性
现代派诗歌在融合古典元素的同时,也体现了现代诗歌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他们不仅在形式上突破了古典诗词的束缚,更在内容上大胆创新,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诗歌作品。
以废名的《星》为例:
我们都是夜行人,
天上的星星与地上的灯火,
我们的心是一样的寂寞。
这首诗虽然运用了"星星"和"灯火"等古典意象,但通过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创造出新的诗意和情感。诗中的"寂寞"不再是古典诗词中的孤独和哀愁,而是现代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对当代诗歌创作的启示
现代派诗歌的创作经验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他们告诉我们,诗歌创作不应局限于古典或现代的框架,而应大胆融合各种元素,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诗歌作品。
同时,现代派诗歌也告诉我们,诗歌创作不应局限于个人的情感和体验,而应关注更广阔的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诗歌才能真正成为人类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慰藉。
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像废名、卞之琳、何其芳这样的诗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才华,创造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具现代气息的诗歌作品,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增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