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同古城复兴:大规模重建引发的保护之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同古城复兴:大规模重建引发的保护之争

引用
三联生活周刊
10
来源
1.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36419
2.
https://news.cctv.com/2024/07/27/ARTITiSjLyJPbfB8oFFboIo9240727.shtml
3.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08/04/content_1969454.html
4.
http://www.archidogs.com/original/gyinfo/2583.html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8-06/detail-inchrkfw0723839.d.html?oid=%E6%96%B0%E7%89%88%E7%9A%87%E5%86%A0%E7%BD%91%E6%8A%95%E7%B3%BB%E7%BB%9F%E5%87%BA%E7%A7%9F%E3%80%96%E5%BE%AE%E4%BF%A1mos058%E3%80%97VVrK&vt=4&cid=76729&node_id=76729
6.
https://m.egowk.com/detail/1671162004892549120.html
7.
https://www.dt.gov.cn/dtszf/bumdthd/202408/a50844fed16e4feda01493eb8a0fd4e0.s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22/15/5896561_1132023105.shtml
9.
http://www.sxhhy.com/study/8513.html
10.
https://www.ah.chinanews.com.cn/news/2024/1226/332257.shtml

2008年,大同市启动了轰动全国的古城复兴计划。时任市长耿彦波提出“一轴双城,古今兼顾”的保护思路,计划通过大规模拆迁和重建,恢复大同古城的历史风貌。

01

大规模重建的雄心与争议

耿彦波的计划雄心勃勃:三分之一的大同老城需要拆迁,涉及50万人的安置问题。为了筹集资金,他采取了“卖地”模式,即先拆旧房,用新建房补贴老住户,开发商垫资建设新区,再用老城区土地补偿开发商。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造方式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大同古城墙得以修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然而,争议也随之而来。大规模拆迁引发了社会矛盾,有村民反映家被拆了还没搬走就被拆,甚至被打伤。2011年,国土资源部约谈耿彦波,指出大同有179宗违法用地。

02

对比:其他城市的保护之道

相比之下,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2024年,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其保护理念强调整体性和历史风貌的恢复,注重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

例如,太庙在保护过程中,坚持“最小干预”原则,逐步腾退非文物建筑,恢复历史风貌。前门五牌楼的修复则采用古法彩绘,保持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

03

大规模重建vs精细化修复:谁是未来方向?

大同的大规模重建模式虽然见效快,但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且对文物本体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北京、扬州等地的精细化保护模式虽然进展缓慢,但更注重历史信息的保留和文化传承的延续。

从长远来看,精细化修复可能更符合文物保护的初衷。它不仅能够保护文物本体,还能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正如一位古建筑专家所说:“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而是要让历史信息得以延续,让后人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04

结语:寻找平衡之道

大同的古城复兴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样本: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大规模重建虽然能快速改变城市面貌,但可能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而精细化修复虽然进展缓慢,却能更好地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

未来,或许我们需要找到一条中间道路: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需要政府、专家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时间和耐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