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与寿光:农业科技打造“超级西红柿”
西安临潼与寿光:农业科技打造“超级西红柿”
在农业科技的驱动下,西安市临潼区和山东寿光市正在书写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两地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更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西安临潼:制种产业引领全国
西安市临潼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番茄制种基地,其番茄制种产业已占据全国市场41%以上的份额。目前,全区拥有以研发、育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制种企业14家,种质资源4000余份,育成金鹏、秦皇、西优等优质品牌40余个,年产番茄种子3万余公斤,制种面积3000亩左右,总产值达3.5亿元。
临潼区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通过与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了番茄技术推广站和农业科技培训中心,引进了先进的育种技术和设备。同时,临潼区还注重产业链的延伸,以乳业全产业链提升为重点,建成全省重要的以奶畜为主的养殖基地、乳品加工基地、畜产品冷链集散基地、种养结合示范基地,实现了种养、畜产品加工和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
寿光:数字化农业的先行者
与西安临潼区不同,山东寿光市则在数字化农业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寿光市坚持以数字技术与设施农业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推动“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
在寿光市的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现代化智能园区,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自动补光等新技术已全面覆盖。通过建立智慧物联平台,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对蔬菜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目前,寿光市已有1.6万个大棚应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平均节约劳动力40%,效益提升30%。
在质量管理方面,寿光市建立了智慧监管体系,将15.7万个蔬菜大棚、1600多个批发市场、1700多家农资门店全部纳入监管,年抽检蔬菜样品15万批次以上,部省抽检蔬菜合格率均为100%。
科技创新助力农民增收
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以陕西杨凌示范区的金棚种业为例,该公司通过持续的育种创新,培育出了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番茄新品种。
金棚种业董事长王建人带领团队,从最初的“金棚一号”到最新的“禧越19-2”樱桃番茄,不断刷新着番茄育种的纪录。其中,“禧越19-2”在广东茂名举办的樱桃番茄擂台大赛中,从490个品种中脱颖而出获得金奖。这些优质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远销欧盟、俄罗斯等地,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00万亩,为农民增收50亿元。
未来展望:智慧农业引领农业现代化
西安和寿光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农业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寿光市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智慧监管平台功能,探索更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而西安临潼区则将继续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育种技术和设备,提升制种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智慧农业将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西安和寿光的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也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