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涨势喜人,你跟上了吗?
苹果期货涨势喜人,你跟上了吗?
2025年1月27日,苹果期货主力合约收涨4.38%,报7145元/吨,当日最高触及7149元/吨,最低价为6901元/吨,持仓量达112125手。这一涨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不少投资者纷纷加入到这场投资热潮中。
苹果期货的上涨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供给端来看,天气因素对苹果产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苹果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期,如果遭遇恶劣天气,如干旱、洪涝、低温冻害、冰雹等,会直接导致苹果的减产。例如,严重的干旱可能会使苹果树缺水,影响果实的发育和生长,从而降低产量。
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消费需求增加,尤其是对优质苹果的需求。而供应方面,如果当年苹果产量减少,或者由于库存管理不善导致可供应的苹果数量减少,都会推动价格上升。此外,宏观经济环境也会对苹果期货价格产生影响。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水平、汇率波动等因素都会改变市场的投资预期和消费能力。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包括苹果期货。
展望2025年,苹果期货市场将面临多重挑战与阶段性扰动。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预计,苹果期货市场价格还将围绕8000元/吨宽幅波动,产业链企业可以综合运用苹果期货和期权进行套期保值或期现套利等风险管理操作,关注苹果生长关键时节对苹果期货价格的重要影响或冲击,预计7000-9000元/吨区间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期货的“魔法”正在改变着果农的生活。在“中国苹果之乡”静宁,“保险+期货”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融工具。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甘沟镇杨咀村村民杨文太,对“保险+期货”相当了解。几年来从村里的贫困户到脱贫先进个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辛辛苦苦地种苹果,以前最害怕的就是卖不出好价格,现在依靠政府和郑商所补贴,我每年都能交很少的保费为种的苹果保价,收入稳定了,生活就变得越来越好了。以后只要有苹果‘保险+期货’项目,我就会积极参加。”
“保险+期货”从无到有,慢慢地在静宁生根发芽,并逐渐深入人心。不只是静宁,延长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2017年至2023年,延长县共开展7次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其中,郑商所县域价格险试点累计4次。2017年全县试点规模196吨,仅占当年苹果总产量的0.07%,而到了2023年,试点规模提升到3.36万吨,占全年苹果总产量的8.36%。2024年,郑商所继续在延长县开展苹果“保险+期货”项目试点,试点规模扩大到4.79万吨,覆盖苹果种植面积3.83万亩,地方政府补贴资金352.5万元。
对果品企业来说,苹果期货提供了经营决策的依据和风险管理的工具,企业实现了“两条腿”走路。企业可以在现货销售不畅的情况下,通过期货交割降低现货库存,提前锁定销售价格,实现降本增效。2018年苹果期货上市之初,郑商所就在静宁县设立了苹果期货交割库,为企业参与期货交割、拓宽销售渠道提供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当地仓储、物流等行业的发展。
德美地缘集团作为静宁县果品产业龙头企业之一,通过苹果期货仓单质押获得贷款362万元。德美地缘集团负责人说:“以前瞻前顾后,不敢大量采收苹果。现在不愁果源,自己有基地,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种植,通过期货仓单的注册和交割,能获得稳定收入。还可以利用期货仓单质押,获得银行信贷资金,减轻了我们的压力。”
“以前,企业面对存货价格的下跌,没有太多办法,只能被动承受。现在,通过苹果期货,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对后市行情的预判,对冲现货价格下跌风险,保证企业稳定运营。”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彭小强对记者表示。
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陇原红)副总经理何鹏虎表示,苹果期货上市以来,公司一直较为关注。通过苹果期货的广泛宣传和推广,陇原红及合作社社员参与到苹果“保险+期货”项目中,并获得了较好的收益。此外,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强化了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借助现有的仓储、分选设施和条件,陇原红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果农和静宁苹果产业。
苹果“保险+期货”模式不仅给果农和果品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为苹果产业抵御市场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
面对苹果期货的涨势,投资者需要保持理性。虽然当前市场表现强劲,但期货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市场分析能力。建议投资者在参与市场前,充分了解相关知识,关注市场动态,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同时,也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做好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避免过度投机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