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职场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AI时代职场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发出警示:在人工智能(AI)快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技能已难以支撑人们的一生职业生涯。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AI技术不断渗透各行各业,职场转型已成为每位劳动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AI对就业市场的双重影响
AI的普及正在重塑就业市场,这种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自动化趋势可能导致大量传统岗位消失。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可能会有多达8亿个工作岗位面临被自动化取代的风险。制造业、客户服务等领域首当其冲,许多重复性高的工作正在被机器人和AI系统取代。
然而,AI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如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AI伦理专家等。这些新职业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在医疗领域,AI工具的应用正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推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相关的医疗技术岗位也随之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AI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并不均衡。研究显示,女性和少数族裔在易受自动化影响的岗位中所占比例较高。例如,许多女性在行政、文秘和客服等职位上工作,这些岗位的自动化风险相对较高。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中约2100万个女性职位面临被自动化的风险,而男性则为900万个。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不仅可能加剧现有的经济不平等,还可能导致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
未来职场必备的关键技能
面对AI时代的挑战,劳动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未来五年内,现有职业中将有近四分之一将发生变化。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上取得成功,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新技能并磨练能力。
技术素养是在新劳动力市场获得竞争力所需的主要要素之一。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编程语言或理解机器学习的复杂性。但在未来,人们相信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工作需求量很大。STEM是一个总称,用于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不同但相关的技术学科组合在一起。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你的孩子在学校应该专注于哪些科目,这里是你的答案: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自然科学。
分析思维能力同样重要。为了提高这一能力,人们需要磨炼认知能力,即心智,也就是发现规律、联系事实、得出不受情绪或个人偏好影响的结论的能力。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训练注意力和专注力,因为电子产品、社交网络、在线游戏和广告会不断争夺我们的注意力,并引发对错过零散信息的恐惧。分析能力还包括好奇心和持续的自我教育。为了不断提高和学习,你需要专注于你的目标。
提升英语能力到高水平,也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技能。此外便是创造力。在科学、工程、设计或艺术领域,成功将技术素养与创造力相结合的人往往平步青云。沟通和同理心将是两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无论机器发展得有多快,人类之间都是互相需要的。而适时的关注力、团队合作、倾听、讲述故事、支持和共情的能力将更加受到重视。
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面对AI带来的挑战,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采取措施。美国PCAST(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利用人工智能应对全球挑战》报告,提出建立国家AI研究资源(NAIRR),为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模型和数据集,减少重复工作,降低AI系统总体成本。同时,通过共享资源促进跨学科合作,为科学家提供能力来描述或模拟复杂系统。
企业方面,许多机构已经启动AI培训项目。中培伟业推出“人工智能实践项目案例分析与实战应用”课程,面向政府、企业、学校IT相关技术人员及高校研究生等群体,通过考试可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职业能力证书。青岛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提供AIGC/LLM实训课程,覆盖100多个项目式实训和案例,汇聚300多位AI科学家和工程师,支持课程定制。
个人如何应对AI时代的职场挑战
面对AI时代的职场转型,个人应该如何应对?皮萨里德斯教授给出了明确建议:积极拥抱新技能,与技术同行,完善自身能力。这要求我们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跨学科学习将成为常态。未来的工作岗位可能需要同时具备技术、人文、艺术等多领域的知识。例如,提示工程师需要同时掌握编程技术和语言艺术,AI伦理专家则需要融合技术知识和哲学思考。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软技能的培养。AI虽然在许多领域表现出色,但在创造力、同理心、领导力等方面仍无法与人类相比。这些软技能将成为未来职场人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AI时代的职场转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既带来挑战,也孕育机遇。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这个新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更公平、更美好的经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