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老年人再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老年人再就业:一个不容回避的趋势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前两年,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
机遇: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轮驱动
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山东省出台《超龄人员和实习学生等特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试行)》,明确参保对象、参保缴费等政策,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各地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提供就业咨询、求职招聘等服务,为老年人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市场需求旺盛,老年人优势凸显
高学历老年人可从事专业性工作,如投资顾问等。普通老年人可从事销售、街道文明引导员等岗位。老年人再就业主要出于经济需求、个人价值实现等原因。
挑战:观念、制度与健康的三重考验
社会观念:打破“老年人抢年轻人饭碗”的误解
调查显示,近四成子女支持父母再就业。打开各色社交平台,许多为父母找工作的帖子层出不穷,这些帖子下面,网友纷纷留言替父母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并互相推荐适合老年人工作的岗位。
制度保障:完善工伤保险、劳动合同等权益保障
目前,老年人再就业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例如,工伤保险、劳动合同等权益保障不足,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予以解决。日本于2021年4月开始实施修改后的《高龄者雇用安定法》就规定,企业须为那些原本在65岁退休的员工再就业做好保障。
健康状况: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需要充分考虑。例如,韩国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就充分考虑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就业意愿,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和承受能力,避免一刀切。
建议:完善制度,营造环境,提升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
建议国家修改完善关于支持老年人就业的法律法规,为企业吸纳老年人就业、政府促进老年人就业、老年人自主就业创业提供法律遵循。逐步调整完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现行各项就业创业政策逐步向老年人覆盖延伸,为老年人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老年人就业能力
健全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鼓励培训机构、企业、职业院校等培训主体,提供更多针对老年人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资源,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适应新的就业市场和职场环境。
营造良好就业环境,消除年龄歧视
加强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典型案例等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人就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大政策引导,支持企业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就业的工作岗位,拓宽老年人就业空间,推动老龄人力资源开发。
老年人再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既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市场的认可,更需要老年人自身的努力。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老年人在再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