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环球音乐起诉AI孙燕姿侵权,AI音乐创作面临法律困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环球音乐起诉AI孙燕姿侵权,AI音乐创作面临法律困境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6-25/doc-inazxtnk1483595.s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193281
3.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412/herald/7cc989f31a255a19aee91f6190e7a7d3.html
4.
https://www.tkfff.com/133636.html
5.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831609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0172fafb5c8e4ec5b24b7ed044deaac7!!wm_id=01f8268ffb2d4952859cffd7dda31a25
7.
http://www.news.cn/digital/20250117/af647ec084014f22a6781c53863a5009/c.html
8.
https://www.jwview.com/jingwei/html/m/05-16/540843.shtml

2024年1月,环球音乐集团(UMG)与TikTok的版权许可协议到期,双方未能达成新的协议,导致大量UMG旗下艺人的音乐作品在TikTok上下架。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音乐行业与科技平台之间在版权费用方面的矛盾,更引发了关于AI音乐创作的版权争议。

AI音乐创作的版权困境

在这一背景下,"AI孙燕姿"事件成为AI音乐创作版权争议的典型案例。通过AI技术,孙燕姿的声音被用于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其音色、唱腔甚至咬字都高度还原了孙燕姿本人的特点,让不少网友惊叹"几乎难辨真假"。然而,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版权和人格权的广泛讨论。

从法律角度来看,AI音乐创作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训练数据的合法性,二是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报酬;著作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因此,AI翻唱虽然技术先进,但也不能忽视版权问题,必须尊重原唱歌手和孙燕姿的版权。

行业反应与法律边界

面对AI音乐创作带来的版权问题,唱片业和法律界纷纷表态。国际唱片业协会首席法务官劳里·理查德表示,生成式AI正给唱片业带来不小的威胁。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副理事长兼总干事周亚平则认为,AI输出的音乐作品不能享有版权。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指出,除了版权问题外,AI翻唱还带来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风险,包括可能被用于电信诈骗等不法行为。

2024年4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原告各项损失25万元。这一判决为AI音乐创作的法律边界提供了重要参考。

未来展望:平衡创新与版权保护

AI音乐创作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发展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原创作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作为智能软件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应当意识到,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不应该脱离道德和法律的约束。AI应该是"创造师"而不应该是"搬运工""模仿者""抄袭者"。

在AI技术的辅助下,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价值。但是,这一切必须在尊重和保护原创作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进行。作为智能软件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应当意识到,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不应该脱离道德和法律的约束。AI声音侵权案宣判不仅是对一起具体案件的裁决,更是对整个智能软件行业的一次警醒。

未来,AI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这需要音乐行业、科技公司和法律界共同努力,探索合理的授权机制和版权保护方案。同时,也需要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为AI音乐创作提供明确的指引,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