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压岁钱到理财达人:如何让孩子聪明管理“新年红包”
从压岁钱到理财达人:如何让孩子聪明管理“新年红包”
春节前夕,一则关于压岁钱的新闻引发热议。据报道,一对夫妻在离婚时要求分割孩子共计5万余元的压岁钱,最终法院判决压岁钱归孩子所有。这一案例不仅凸显了压岁钱归属的法律界定,更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管理和培养孩子理财能力的深思。
理财意识培养:从娃娃抓起
犹太人被誉为世界上最擅长理财的民族之一,其理财教育从孩子一岁就开始。根据犹太人的传统,男孩13岁、女孩12岁被视为成年人,开始经济独立。因此,许多犹太家庭会在孩子满一岁时就赠送股票作为礼物,随后在孩子3岁左右逐步教给他们正确的理财观念。
在中国,虽然没有这样的传统,但专家建议从5岁开始积极进行财商教育。中租基金平台整理的5-18岁财商发展年龄对照表显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理财能力培养上有不同的重点:
- 5-6岁:认识货币,学会简单计算
- 7-8岁:理解储蓄概念,学会制定简单预算
- 9-10岁:了解基本的消费决策,学会比较购物
- 11-12岁:理解简单的投资概念,如银行存款
- 13-15岁:学习复杂的财务决策,如股票、基金
- 16-18岁:掌握独立理财能力,如制定长期财务计划
具体管理方法:四大维度全面覆盖
储蓄计划
鼓励孩子将一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或开设个人账户,既能培养理财意识,又能为未来的学习或其他需求储备资金。例如,惠州市第十小学学生张楷铭、张楷则的妈妈就采用了这种做法,将压岁钱的90%作为“家庭旅游专项基金”,上交妈妈保管,如果两位小伙子在新学期再次拿下‘优秀学生’称号,专项基金将用于奖励暑假的国内研学旅行。
消费计划
允许孩子用一部分压岁钱购买自己心仪的物品,但要引导他们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或冲动购物。可以让孩子列出购物清单,对比价格和品质,做出明智的选择。比如婷婷的妈妈就鼓励婷婷把一部分钱(1200元)存到银行,积少成多,以备以后有旅游计划,或是特殊需求的时候取用。
投资计划
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了解简单的投资知识,比如购买股票、基金或参与一些理财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需要在家长的监护下进行,并确保风险可控。比如艳芳作为保险从业人员,就为孩子们购买保险,并且会把保单拿给孩子们看。一些小红包就给孩子自己管理,引导她们用零花钱的管理法记账和分类。
捐赠计划
鼓励孩子将一部分压岁钱用于慈善捐赠,帮助他们培养关爱他人、回馈社会的意识。可以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益项目,亲自参与捐赠过程。比如婷婷的妈妈就鼓励婷婷将一部分压岁钱(300元)用于慈善捐赠,让婷婷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公益项目。
实际案例:家长们的智慧实践
家庭会议协商压岁钱管理方法
惠州市第十小学学生张楷铭、张楷则的妈妈通过召开家庭会议,与孩子们共同商定压岁钱的使用规则。具体来说,压岁钱的90%作为“家庭旅游专项基金”,上交妈妈保管;10%作为“铭则自主专项经费”,由孩子们自主保管,用于购买玩具的费用不得超过专项经费的三分之一。
善用4罐储蓄法从小培养孩子财商
IFA独立理财顾问、惠州市理财师协会副会长刘东洺建议家长引导孩子使用4罐储蓄法,将零花钱分成4份,对应存进4个存钱罐:爱心罐、储蓄罐、自由罐和大额罐,四罐的占比分别为10%、20%、30%、40%。其中爱心罐,就是培养孩子的爱心,让孩子懂感恩。储蓄罐也称为投资罐,利用部分压岁钱去投资,在实践中学习金融知识。自由罐是给孩子日常消费的,但需要做预算和记账管理,让孩子学会计划消费。大额罐是让孩子通过储蓄的方式去购买想要的东西或者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利用银行和保险产品进行长期规划
一些家长选择将压岁钱存入银行或购买保险产品,进行中长期规划。例如,有家长选择每年存入固定金额,通过复利计算实现资金增值。还有家长选择购买教育年金或增额终身寿险,为孩子的未来教育和生活提供保障。
结语:理财教育,从压岁钱开始
压岁钱不仅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更是培养孩子理财意识的重要契机。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引导,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金钱观念,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技能。这样的压岁钱处理方式,既尊重了传统,又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