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银行开户大战正酣
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银行开户大战正酣
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全面实施。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税收优惠政策同步扩大至全国,每年缴费上限额度仍为12000元。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国家政策支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出台,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个城市(地区)先行实施。
经过2年先行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安排得到了普遍认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说:“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真正把第三支柱立了起来,更多人能够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使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往前迈出了一步。”
2022年以来,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先后出台了实施办法、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管理规定等多项配套政策,初步构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系。同时,人社部组织建设了全国统一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并与金融监管总局确定的23家商业银行、3个金融行业平台以及国家税务平台实时对接,可支持每秒开立2万个账户,具备了支撑全国实施的能力。
采取个人账户模式,为参加人建立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是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大特色。经过先行试点,各方面普遍认为,建立个人账户模式权益直观,适应流动,开立账户简便,税收优惠直接,领取方式灵活。相关问卷调查显示,97.7%的群众对个人养老金的制度模式表示满意或者基本满意。
截至今年11月底,参加个人养老金人数已超7000万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7000多万人的覆盖面达到了预期效果。”信安养老金融高级专家孙博说,个人养老金制度对老百姓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增加了养老储备选择,更是一次养老金体系的知识普及,相关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符合国情,政策体系基本完备,管理运行总体规范,信息系统支撑有力,经办服务基本顺畅,先行实践证明个人养老金制度是可行的,具备了全面推开的条件。
银行开户大战:优惠力度空前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掀起新一轮账户争夺战。
- 工商银行:推出“省税倒计时”活动,最高可获576元立减金
- 中国银行:首次开户缴费即有机会抽取微信立减金
- 建设银行:首次缴存最高可领88元权益
- 光大银行:缴存金额达标可领取30-80元权益
产品体系日益完善,但市场反应冷热不均
目前,金融机构已陆续推出823款个人养老金产品,包括466款储蓄存款、26款理财产品、131款商业养老保险、200款公募基金。产品体系覆盖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需求,但市场反应却呈现出“开户热、缴存冷”的现象。
- 吸引力不足:部分产品收益率低于投资者预期
- 流动性问题:账户封闭期较长,资金灵活性较差
- 选择有限:在具体银行可选择的产品种类相对有限
如何开户?一文读懂全流程
第一步: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
- 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 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
- 或者直接通过商业银行渠道开立
第二步: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 在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
- 可以选择已有账户作为资金账户
- 也可以新开立专用账户
注意事项
- 两个账户都是唯一的,且互相对应
- 资金账户支持多种缴费方式,包括现金、转账等
- 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
值得参与吗?看看专家怎么说
- 税收优惠: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纳税人均可享受,最高每年节税5400元
- 投资选择:可投资储蓄、理财、保险、基金等多元化产品
- 强制储蓄:账户封闭运行,有助于长期积累养老资金
- 专业管理:由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投资管理服务
结语:为未来投资,从现在开始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迈入新阶段。虽然目前存在一些挑战,但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日益丰富,个人养老金有望成为国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建议符合条件的读者尽早参与,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