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河湖长制:守护东江清水
惠州河湖长制:守护东江清水
惠州,岭南古城,因水而兴,因水而美。东江,这条被誉为惠州“母亲河”的重要水系,自赣入粤,蜿蜒流经惠州,滋养着这片土地和人民。近年来,惠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不仅让河湖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更成功推动了水经济的蓬勃发展,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全民共治,守护一城碧水
惠州是一座水系发达的城市,东江、西枝江穿城而过,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为守护这一城碧水,惠州自2017年起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如今全市所有河湖均设立河长湖长,由党政领导担任的官方河长达1900名。他们定期深入河湖一线,巡查水质状况、岸线利用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解决。
除了官方河长,惠州还创新性地招募了45名市级民间河湖长,并启动企业河长招募工作,首批17家企业被聘任为“企业河长”。在各类民间河长、企业河长、捡跑协会等志愿团体的引领下,今年惠州开展各类河湖保护主题活动2010场,参与人次达58861人,爱河护河的氛围日益浓厚。
碧道建设,打造生态经济新引擎
惠州将打造绿美碧带、建设幸福河湖和发展绿色水经济作为河湖长制的工作重点。2024年,惠州建设不少于10公里碧道,目前全市碧道总里程已超210公里。
在素有“桃花源”之称的激流坑水库,5公里的彩虹碧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龙门县升级建设的全长24.8公里的龙平渠碧道,沿线串起多个景点,成为乡村旅游新目的地。据统计,惠州通过碧道建设,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水上旅游,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惠州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上旅游。在惠城区横沥镇黄沙洞村,依托金沙湖水库,发展起特色民宿和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芦洲镇则通过举办李花节、荔枝节等节庆活动,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惠州还积极发展水上运动项目。激流坑水库的碧道上,桨板、划艇等亲水项目备受欢迎。惠州马拉松、徒步活动等赛事也多选择沿江沿湖路线,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惠州的水韵魅力。
未来可期,水经济前景广阔
惠州正积极探索水周边资源整合利用和水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培育绿色水经济新业态。目前,惠州已将桃花源、东江游、鹿江乐园、津头湖渔家文化村等10宗项目纳入绿色水经济新业态项目,其中7宗已进入全运营或部分运营阶段。
惠州将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统筹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打造美丽山水城市,营造出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发展良好氛围。随着河湖长制的深入推进和水经济的蓬勃发展,惠州正朝着“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的美好愿景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