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遇上英歌舞:一场跨越300年的文化与科技对话
当机器人遇上英歌舞:一场跨越300年的文化与科技对话
2024年5月,在深圳文博会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英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不是传统的人类舞者表演,而是由18个机器人组成的“舞队”,它们身着精致的脸谱装饰,动作整齐划一,完美演绎了这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汉族传统舞蹈。
传统文化的新演绎
潮汕英歌舞是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广场舞蹈,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元素,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舞蹈通常由数十人组成,舞者手持短木棒,随着鼓点节奏互相对击,动作刚劲有力,展现出独特的岭南文化魅力。
然而,当这项传统艺术遇上现代科技,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文博会现场,由广东群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机器人英歌队给出了答案。这些机器人不仅能够准确地模仿人类舞者的动作,还能通过AI算法实现团队协作,展现出令人惊叹的默契。
AI赋能传统文化
这场机器人英歌舞表演的背后,是陈锐烽带领的团队历时8个月的研发成果。他们将AI技术与传统舞蹈相结合,为每个机器人配备了智能芯片,通过编程实现对声音和动作的精准控制。
“刚开始它们总跌倒,动作也一直在出错,更谈不上团队配合。”陈锐烽回忆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专门前往汕头市潮阳区的后溪英歌队训练基地学习,深入了解英歌舞的历史和艺术特点。
在控制机器人的芯片中植入AI算法后,团队成员输入了海量的动作数据,让机器人能够理解何时跳什么舞步,实现对声音的定义。通过不断的调试和优化,18个机器人终于能够在舞台上“想在一起,跳在一起”,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团队默契。
创新带来的机遇
这场机器人英歌舞表演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也为陈锐烽所在的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少机构、同行登门拜访,寻求合作,让这家位于汕头澄海的玩具企业迎来了高光时刻。
陈锐烽表示,人工智能的兴起为传统玩具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正在开发一款通用AI芯片,希望能让更多的玩具制造商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产品智能化,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机器人舞蹈的未来
机器人舞蹈的应用不仅限于文化表演领域。在教育领域,通过积木搭建和编程控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们在制作跳舞机器人的过程中,能够学习电机控制原理、齿轮传动应用等知识,实现科学、工程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正如陈锐烽所说:“所有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玩具行业也不例外。”这场机器人英歌舞表演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更预示着未来发展的新方向。通过科技创新,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还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开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