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里的科技与艺术交融:机器人书法活动传承文化
圆明园里的科技与艺术交融:机器人书法活动传承文化
1月25日,圆明园遗址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中央美术学院师生团队携手PNDbotics公司的人形机器人“Adam”,共同书写“福”字,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别样的科技气息。
这款名为“Adam”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67厘米,体重62公斤,拥有41个自由度,关节峰值扭矩可达340N·m。其最大的技术亮点在于采用了高仿生类人髋部设计,这种设计以人类骨盆的生物力学结构为蓝本,能够更自然地还原人体在行走、转向等动态运动中的协调性。
在活动现场,Adam挥毫泼墨,每一个笔画都精准有力,赢得了游客们的阵阵惊叹。“这‘福’字写得不仅横平竖直,还会顿笔呢!”一位游客兴奋地说道。通过精密的运动控制算法,Adam能够实现平稳流畅的书写动作,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独特魅力。
此次活动是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与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联合策划的“2025年海淀AI科技与艺术结合系列活动”的首场活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圆明园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迎接新春,不仅体现了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也为未来的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正值圆明园新春游园会期间。本届游园会以“古风国潮”为主题,融合了欢乐冰雪季、新春市集、古风游园、科技体验四大板块,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多元、多样、多彩的新年盛会。在古风市集上,非遗糖人、漆雕、风车等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产品交相辉映,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古今文化的交融。
“冰嬉是咱北京的老传统了。在圆明园冰嬉既能欣赏这里独特的园林美景,又可以享受滑冰乐趣,希望外地游客也多来感受感受。”北京市民曾学友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在圆明园福海西南角的冰场上,游客们或乘坐冰车,或骑着冰上自行车,尽情享受着冬日的乐趣。
这场机器人书法秀不仅是圆明园新春活动的亮点,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创新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文化传承中的巨大潜力,也为未来的文化创新提供了新的启示。正如活动策划人吴晓敏教授所说,这不仅是一次书法表演,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