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碳中和背景下,透明导电膜技术的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碳中和背景下,透明导电膜技术的新机遇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64535125_121388254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4455995693577128
3.
https://www.ndrc.gov.cn/xxgk/jd/jd/202405/t20240530_1386559_ext.html
4.
http://www.mater-rep.com/CN/10.11896/cldb.23040045
5.
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406/202406/content_6958082.html
6.
https://www.highnano.com/layout
7.
https://www.weibaogao.com/report/20240829/1724928299126641.shtml

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8.9%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可再生能源重要技术支撑的透明导电膜(TCF)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01

透明导电膜: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支撑

透明导电膜是一种兼具透明性和导电性的薄膜材料,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触摸屏、液晶显示器等领域。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 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组件:在光伏产业中,透明导电膜作为电极材料,直接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对高性能透明导电膜的需求持续攀升。

  2.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透明导电膜技术的进步有助于降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而加速能源结构向低碳化转型。

02

技术创新突破传统局限

传统上,氧化铟锡(ITO)薄膜因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柔性电子设备需求的增长,ITO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 稀缺性:铟元素资源有限,价格昂贵
  • 易碎性:难以满足柔性设备的弯曲要求
  • 制备工艺:沉积过程可能损坏底层薄膜

为克服这些缺点,研究者开发了多种新型透明导电材料:

  1. 纳米银线: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光率,适合柔性应用,预计2027年需求量将达1201.4万平方米。

  2. 石墨烯:具备超高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但制备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 金属网格:通过微细金属线条形成透明导电层,兼具高导电性和光学性能,适合大规模生产。

03

企业布局加速产业化进程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国内外企业纷纷加大在透明导电膜领域的布局:

  • 国际巨头:Cambrios、TDK、3M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端市场。

  • 国内企业:合肥微晶、华科创智、苏州诺菲等企业快速崛起,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市场份额。

据统计,近年来国内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产能不断扩大,行业参与者数量增长,预计到2027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115094亿元。

04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透明导电膜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1. 提升可再生能源效率:新型透明导电材料有望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 拓展应用场景:随着技术进步,透明导电膜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如智能窗户、可穿戴设备等。

  3. 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和工艺优化将推动成本下降,加速可再生能源的普及。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透明导电膜技术正迎来快速发展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一关键材料将在推动能源革命、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