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宣传月:揭秘手机赚钱APP骗局
反诈宣传月:揭秘手机赚钱APP骗局
从百万诈骗案看手机赚钱APP骗局
2024年3月至4月期间,广西贵港市民李某在网上结识一名自称香港某公司高管的男子。对方以投资理财获取暴利为诱饵,诱导李某在多个银行账号转账,共计被骗数百万元。这起特大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案,是今年以来挽损数额最高的电诈案件,涉案金额高达552.6万元。
无独有偶,南宁市民覃某也遭遇了类似的诈骗。2024年1月,覃某收到陌生快递后发现一张兑奖券,刮开中奖后扫描奖券上的二维码联系“客服”。在完成多笔刷单业务后,被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要求继续转账,最终被骗百万余元。
手机赚钱APP的常见诈骗手法
刷单返利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页、短信、社交软件等渠道发布兼职广告,以“足不出户、高额佣金”为噱头吸引受害人。在骗取信任后,以“充值越多、返利越多”诱骗受害人做任务,再以“连单”“卡单”等借口诱骗受害人不断转账。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平台、短信等渠道发布推广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投资理财信息,吸引目标人群加入群聊。诈骗分子打着有内幕消息、掌握漏洞、回报丰厚的幌子,诱导受害人在特定虚假网站、APP小额投资获利,随后诱导其不断加大投入。
虚假购物服务诈骗: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朋友圈、网购平台或其他网站发布低价打折、海外代购、0元购物等虚假广告,以及提供代写论文、私家侦探、跟踪定位等特殊服务的广告。在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便诱导其通过微信、QQ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进而以私下交易可节约手续费或更方便为由,要求私下转账。
官方数据揭示诈骗形势
据统计,2023年,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18岁至40岁的占比62.1%,41岁至65岁的占比33.1%。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
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量最大和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
如何防范手机赚钱APP诈骗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是官方推出的反诈利器,具有诈骗预警、报案助手、风险查询等功能,能有效帮助用户防范诈骗。
牢记“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保持理性思维:不要轻信“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等诱惑,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平台,避免贪小便宜吃大亏。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要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
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即报警,并保存好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
结语
在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通过了解诈骗手法、下载反诈工具、保持理性思维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被骗的风险。让我们携手共筑反诈防线,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