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教你基础棍法入门
李小龙教你基础棍法入门
双节棍,又名二节棍、双截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奇门武器。它短小精悍,威力巨大,普通人使用也能打出160斤以上的力。熟练后有如两臂暴长,如虎添翼。双节棍运动是集健身、防身、表演、竞技于一体的新兴时尚运动,它以李小龙宗师发扬光大,并以中国传统武术套路为基础,加入身形、步法、走位,融汇刀枪剑棍九节鞭等动作,也可加入现代时尚的音乐和舞蹈元素。
双节棍的历史渊源
双节棍的历史源远流长,它的演变过程是伴随着古代战争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它的原形是梢子棍,梢子棍是由打麦的农具连枷演变而来,连枷用于农作物脱粒,在我国各地叫法不一,南方部分地区有的叫刁叉或调tiao车,北方有些地区有的叫扒棍子、转棒锤等。作为双节棍鼻祖的连枷最早这个诞生于古埃及,距今大约有3500多年的历史。我国关于连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距今也有2500多年,后来在世界其他地方也相继出现了连枷,但出现时间则相对较晚。
关于梢子棍的最早记载见于我国战国初期的墨子兵法。墨子大师受到连枷的启发,出于战争中防守城池的需要,发明了连挺,即大梢子棍,并记载于墨子十六篇兵法中的《墨子·备城门》和《墨子·备俄傅》。《墨子·备城门》将它列为主要的守城器具之一,要求城上“二步置连挺”。《墨子·备俄傅》称:“挺长二尺,大六寸,索长二尺。”这里所谓挺,是指连挺的梢节,索即连接梢节和把节的索链。梢子棍在欧洲出现约在中世纪中期,主要用于马上作战,东南亚等地区多为从我国明清时期传入的。因此,双节棍起源于古代中国。
李小龙与双节棍
李小龙是双节棍的现代推广者,他的双节棍技法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迅猛异常。在电影中挥舞双节棍的雄姿迄今仍令人赞叹不止。当时的影评家说,光看李小龙表演的双节棍,就已足够票价了。双节棍伴随李小龙的功夫片以来,由于它是一种软中带硬,柔中有钢的兵器,具有能收能放,短小精悍,携带方便,近战时威力无穷的优点,因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李小龙的双节棍技法主要体现在攻击、防守和反击三个方面,动作变化多样,包括劈、扫、打、抽、提、拉等。它不但可以攻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而且对下三路(即脚跟或上下5寸的部位)的攻击尤为厉害。凡被击中者疼痛难忍,终至倒地不起,失去抵抗能力。此外,它还可以绞夺敌方之兵器。它在发动攻击时,不仅可用来横扫、刺戳,猛击和格挡,还能够出其不意地绞杀对方,一旦连结双节棍的绳索或铁链绕住了对方的脖子,只需轻轻一夹,便可将对方勒死。
李小龙双节棍技法特点
李小龙的双节棍技法具有以下特点:
攻击性强:双节棍的攻击范围广,可以攻击对方的上三路、中路和下三路。李小龙在电影《龙争虎斗》中展示的双节棍技法,充分体现了其攻击性。
动作连贯:双节棍的技法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李小龙在实战中常常将双节棍的攻击与腿法、步法相结合,形成连贯的攻击组合。
注重实战:李小龙的双节棍技法不是花架子,而是经过实战检验的有效技法。他强调在实战中研究对手,避其所长,攻其所短。
快速精准:双节棍的技法要求动作快速、精准。李小龙在使用双节棍时,动作迅猛而精准,能够有效打击对手的要害部位。
基础练习建议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双节棍需要循序渐进,以下是一些建议:
基本功训练:学习双节棍前,需要进行基本功训练,包括握棍方法、基本姿势和基本动作。握棍时要放松手腕,保持灵活性;基本姿势要稳定,重心适中;基本动作要准确,力度适中。
分解动作练习: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部分,逐个练习。例如,可以先练习单手挥舞双节棍,再练习双手配合的动作。
连贯性训练:在掌握了基本动作后,需要进行连贯性训练,将分解的动作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套路。
实战模拟:在熟练掌握基本技法后,可以通过模拟实战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技艺。可以找一个练习伙伴,进行攻防演练。
持续练习:双节棍技法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不要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
李小龙的双节棍技法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双节棍,我们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向李小龙致敬,开启棍术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