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肝酵素过高代表什么?了解成因、特征及改善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肝酵素过高代表什么?了解成因、特征及改善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ancercare.hk/zh-hk/%E8%82%9D%E9%85%B5%E7%B4%A0%E9%81%8E%E9%AB%98%E5%8F%8D%E6%98%A0%E8%82%9D%E8%87%9F%E5%8F%97%E6%90%8D-%E5%B8%B8%E8%A6%8B%E8%82%9D%E9%85%B5%E7%B4%A0%E9%81%8E%E9%AB%98%E5%8E%9F%E5%9B%A0/

肝酵素是评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意味着肝细胞受损或炎症。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肝酵素的定义、种类、过高的原因及改善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维护肝脏健康。

透过血液测试可监测肝酵素水平,一旦肝臟受損或發炎,肝酵素會透過受損的位置釋放至血液裏,肝酵素過高反映損傷愈嚴重。(CancerCare.hk)
要知道肝臟是否健康,我們一般會進行血液測試監察肝功能,透過血液中的肝酵素、膽紅素和白蛋白等含量,藉此評估肝臟和膽道功能,以確認是否出現肝損傷、發炎或感染。若血液檢驗結果顯示肝酵素過高,大多由甚麼原因引起?是否可逆轉情況?
肝酵素過高反映肝臟受損!留意6大常見原因(快速導覽)

肝酵素是甚麼?

肝酵素(Liver Enzymes),又稱肝臟酶,是存在於肝細胞內的蛋白質。它們是肝臟代謝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劑,參與各種生化反應,例如將食物轉化為能量,以及清除體內毒素。當肝細胞受損或發生炎症時,這些肝酵素會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中的肝酵素水平高於正常值(>50u/L)。

兩大肝酵素種類

肝酵素主要分為谷丙轉氨酶 (ALT 或 SGPT) 及谷草轉氨酶 (AST 或SGOT)。

  • 谷丙轉氨酶 (ALT 或 SGPT):主要存在於肝細胞中,ALT 水平升高通常表示肝細胞損傷。
  • 谷草轉氨酶 (AST 或 GOT):存在於肝細胞、心肌細胞、骨骼肌細胞等,AST 水平升高可能表示肝細胞損傷,也可能與其他器官損傷相關。

值得注意,若肝酵素過高,醫生或會安排相關檢查輔助判斷病因;惟即使肝酵素指數正常也不能確定肝臟肝臟結構有否出現異常情況,例如出現病變、纖維化等,因此若要篩查肝臟健康,除了要驗血檢測肝功能,也必需按照醫生建議,接受相關的肝臟造影檢查。

定期驗血檢驗肝功能有助了解肝臟健康狀況。(CancerCare.hk)

肝酵素過高特徵

一旦肝臟受損或發炎,平日藏於肝臟細胞內的肝酵素,會透過受損的位置,釋放至血液裏,損傷愈嚴重,釋放至血液的肝酵素會愈多。因此,量度血液裏的肝酵素濃度,便可估計肝臟的受損程度。輕微的肝酵素過高通常沒有明顯症狀,而嚴重肝酵素過高有機會伴隨以下症狀:

  • 疲勞和虛弱
  • 食欲不振和體重減輕
  • 噁心和嘔吐,消化系統不適
  • 右上腹部疼痛或不適
  • 出現黃疸, 皮膚和眼睛發黃,表示膽紅素堆積
  • 尿液顏色變深
  • 大便顏色變淺

肝酵素過高常見原因

肝酵素過高的原因眾多,包括:

  • 肝臟疾病
    透過詳細檢查找出由急性或慢性肝炎引起, 例如常見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結構上引起膽汁閉塞如結石或胰臟問題、肝硬化、肝癌等。
  • 不良飲食習慣
    高脂肪、高糖、高膽固醇飲食有機會誘發脂肪肝,也會導致肝酵素過高。
  • 攝取過量酒精
    酒精性肝病也是肝酵素升高的原因之一。
  • 藥物影響
    某些藥物會損傷肝臟,導致肝酵素升高,例如消炎止痛藥、抗生素、抗結核藥物、降膽固醇藥等。
  • 其他疾病
    一般傷風感冒或者發燒,慢性疾病或重症例如心臟衰竭、肌肉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
  • 遺傳因素
    某些遺传性疾病例如威爾遜病(銅質積極病症)、血色素沉著病(鐵質積聚病症)也會导致肝酵素過高。

七個控制肝酵素秘訣

若肝酵素過高,建議及時求醫找出原因並進行治療,可參考以下可能有助降低肝酵素水平的建议:
2. 減少攝取高脂肪、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穀物、瘦肉蛋白
4. 盡量進食經徹底煮熟的食物
6. 規律運動有助促進肝臟代謝
8. 避免飲酒或減少飲酒量,以免导致酒精性肝炎
10. 避免服用损害肝臟的藥物,建议服用任何藥物前,應諮詢醫生
12. 控制體重,肥胖会增加脂肪肝的风险
14.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監测肝酵素水平
16. 服用护肝食物或护肝保健品,例如较常见的SAM-e,有助于改善肝臟健康水平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