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应急总医院专家教你湿热天如何保障饮食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应急总医院专家教你湿热天如何保障饮食安全

引用
新华网
11
来源
1.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5bc03b3da27d4d93f12bc386f0c55308
2.
https://www.sohu.com/a/797065816_121117446
3.
https://health.cnr.cn/yg/20240621/t20240621_526757787.shtml
4.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2baafb77729598d2b4e60b49fe4f27e
5.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1223/c14739-40387623.html
6.
http://www.cnts.gov.cn/zfgzbm/ssfj/zwgk/zfxxgkml/bszn/content/post_3081880.html
7.
https://www.youlu.com/shianyuan/article/CA20240725000000000034
8.
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557546&typeid=103&uid=325963&did=&mood=
9.
https://www.yunan.gov.cn/yfyabs/gkmlpt/content/1/1837/post_1837751.html
10.
https://www.cfsn.cn/news/detail/748/258632.html
11.
http://www.fl.gov.cn/bm/wsjkw/zwgk_46504/zfxxgkml/wsjk/jkkp/202405/t20240508_13184265_zbb.html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温高湿的天气不仅让人感到闷热不适,也为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应急总医院消化内科兼感染性疾病主任、主任医师刘晓川提醒大家,湿热天气下要特别注意饮食安全,牢记“五要五不要”原则,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01

“五要”原则保障饮食安全

妥善储存食物

选择干燥、通风且清洁的环境储存食物,定期检查冰箱温度,确保冷藏室温度不高于4℃,冷冻室温度保持在-18℃以下。对于易腐食品,如肉类、海鲜、奶制品及部分蔬菜水果,应及时冷藏或冷冻。同时,注意食物的摆放顺序和密封性,避免交叉污染和水分凝结。

细致处理生鲜食材

在处理肉类、海鲜等生鲜食材时,务必使用专门的清洁工具与盆具,避免生熟食材交叉污染。肉类需仔细冲洗表面血渍,必要时可浸泡片刻后轻柔搓洗。海鲜类应仔细检查并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清洗后用干净的吸水纸或布吸干水分。处理完生鲜食材后,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及操作台面。

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原则

家中应备有至少两套砧板、刀具和容器,一套专用于处理生食,另一套则专门用于处理熟食。烹饪过程中,生食与熟食的存放也应严格区分,确保它们不会相互接触或汁液交叉滴落。对于已烹饪完成的熟食,应及时用干净的容器盛装,并尽快食用或妥善冷藏保存。

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食物中的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因此,确保食物煮熟煮透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肉类内部温度应达到至少74°C,海鲜类需要加热直到外壳变色、肉质紧实,蛋类则需煮至蛋白和蛋黄完全凝固。

科学合理补充水分

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建议尽量选择煮沸后的白开水或正规渠道购买的矿泉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同时,注意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警惕“水中毒”的风险。

02

“五不要”避免“病从口入”

不要吃霉变食物

一旦发现食物表面出现霉斑、颜色异常变深或散发出刺鼻的异味,应立即将其丢弃。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已知的强致癌物质。同时,霉变食物中的毒素不仅存在于霉变部分,还可能通过食物组织扩散至看似完好的区域,因此仅凭肉眼观察去除霉变部分并不可取。

不要吃过期食品

高温高湿的环境加速了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即便是看似完好的食品,一旦超过其保质期,也很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可见的变质。请务必仔细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标识。

不要在路边摊随意就餐

高温高湿的天气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容易滋生,而路边摊往往缺乏严格的卫生管理和监督,食材的新鲜度、来源渠道以及加工过程都可能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

不要暴饮暴食

高温天气下,人体为了散热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得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消化功能自然减弱。此时,若大量进食或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无疑会给胃肠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不要忽视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关键。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处理生肉、海鲜等食材后,以及如厕、咳嗽、打喷嚏后,都要及时洗手。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口罩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定期清洁消毒炊具、餐具和储物容器。

03

特别提醒:湿米粉等食物需谨慎食用

近期,“最近慎食湿米粉”的话题冲上热搜。湿米粉包括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超过保质期请勿食用。

湿米粉在高温潮湿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米酵菌酸是一种小分子脂肪酸,耐热性极强,即使用100℃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对人体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损害。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病死率高达40%-100%。

选购湿米粉类产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前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说明,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购买回家后及时食用,如果发现有异味产生,或发现黄绿、黑等各色霉斑,就不能食用。家庭若要制作湿米粉类食品时要注意冷藏储存和及时食用。

04

食物储存小贴士

  1. 主食类食物:米、面等应存放在干燥容器中,避免高温和光照。熟制主食如馒头、烧饼、面包,可冷藏保存,超过2天应冷冻。

  2. 蛋糕类:奶油蛋糕需在0~4度冷藏,并在3小时内食用。水果蛋糕未经烘烤,易氧化变质,建议当天食用。

  3. 蛋、奶类:鸡蛋在不同温度下的保质期不同。常温15度以下可保存30天,冰箱冷藏可延长保质期(不超过60天)。牛奶根据类型(常温奶或低温奶)选择存放方式。常温奶(未开启)可根据包装的保质期长期存放。

  4. 果蔬类:绿叶蔬菜建议冷藏,并在3天内食用完毕。柑橘类和香蕉不宜冷藏,苹果和梨可冷藏或放在室内冷凉处。

  5. 鱼虾和肉类:如当天食用,可冷藏保存;如剩余,应分割后冷冻保存,避免反复融化和冷冻。

  6. 豆制品:生鲜豆制品如豆腐、豆浆应冷藏保存,注意是否有变质迹象。

  7. 速冻食品:应存放在冰箱冷冻室,食用后再次存放应注意包装的密闭性。

05

个人卫生习惯

在食品安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个人卫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高温高湿的天气下,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更加活跃,稍有不慎就可能通过我们的双手、口鼻等途径侵入体内,引发疾病。

  1. 勤洗手是关键。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处理生肉、海鲜等食材后,以及如厕、咳嗽、打喷嚏后,都要及时洗手,以去除手上的细菌、病毒和污垢。

  2. 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口罩也是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

  3. 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定期清洁消毒炊具、餐具和储物容器,也是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体现。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举措,我们能够大大降低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为家人和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湿热天气下,饮食安全不容忽视。通过遵循“五要五不要”原则,我们可以有效避免“病从口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食品安全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材,确保每一餐都吃得安心、放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