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能手表数据泄露?这些小技巧让你安心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能手表数据泄露?这些小技巧让你安心戴!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253060_121798711
2.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2950
3.
https://blog.csdn.net/tMb8Z9Vdm66wH68VX1/article/details/139640186
4.
https://www.sohu.com/a/845547228_120991886
5.
https://www.12371.cn/2024/05/10/ARTI1715298780319394.shtml
6.
https://www.sohu.com/a/852253037_120817739
7.
https://www.sohu.com/a/852253054_121798711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7Q1TA0F0556729G.html
9.
https://stock.eastmoney.com/a/202501153297820534.html
10.
https://privacy.oppo.com/cn/function/
11.
https://www.showapi.com/news/article/66b035d84ddd79f11a0e8e4d
12.
http://news.hainan.net/shehui/zx/2024/11/22/4783671.shtml

随着智能手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这种便捷的可穿戴设备带来的便利。然而,智能手表在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数据安全风险。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智能手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实用的防护技巧,帮助您安心使用智能手表。

01

智能手表的数据安全风险

智能手表作为贴身设备,能够收集大量敏感信息,包括健康数据、位置信息、通讯记录等。这些数据如果被不当获取和利用,可能会对个人隐私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 隐私泄露风险:智能手表收集的个人位置、活动和生理数据可能被第三方用于广告定位,增加了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这些数据包括用户的日常活动、健康信息和生活习惯,一旦泄露,可能被用于身份盗窃或其他恶意活动。

  2. 敌对情报利用风险:智能手表的数据可能被敌对情报机构用于识别和跟踪目标,泄露个人的日常行为模式(Pattern of Life),从而暴露个人的安全漏洞。

  3. 设备远程操控风险:智能手表的麦克风和摄像头可能被远程激活,使得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被窃听或监视,增加了个人和组织的安全风险。

  4. 技术监视网络风险:智能手表作为技术监视网络的一部分,其收集的数据可能被长期存储和分析,增加了被滥用的风险,尤其是在没有足够安全保护的情况下。

  5. 反情报(CI)风险:智能手表的使用可能暴露情报官员的身份、位置或行动技巧,使得秘密行动暴露给敌对势力,增加了情报活动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02

厂商层面的数据安全防护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智能手表制造商和相关行业组织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4年6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了《消费类可穿戴智能设备数据安全标准化白皮书》,系统分析了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安全风险和挑战,以及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标准化工作建议,旨在为消费类可穿戴智能设备数据安全提供指导框架,促进产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03

用户如何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作为用户,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数据安全:

  1. 设置强密码:为智能手表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或启用生物识别功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谨慎授权:在安装和使用应用程序时,仔细检查并控制其访问权限,只允许必要的权限。

  3. 定期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获取最新的安全补丁。

  4. 关闭不必要的功能:当不需要使用某些功能(如蓝牙、Wi-Fi)时,及时关闭它们,减少潜在的风险点。

  5. 注意公共网络: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使用智能手表进行敏感操作。

  6. 定期清理数据:定期清理手表中的缓存数据,删除不再需要的应用程序。

  7. 关注隐私政策:了解并关注手表制造商和应用程序提供商的隐私政策,确保自己的数据得到妥善处理。

04

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智能手表的使用需要遵循严格的保密要求。涉密机关和单位工作人员使用智能手表等设备,应当严格遵守“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的基本原则,切实做到“七个不”:

  1. 不得使用来路不明的智能手表,特别是境外机构、境外人员赠送的或者未经国家电信管理部门入网许可的设备;不得在涉密公务活动中开启和使用位置服务功能;不得随意连接陌生Wi-Fi,不安装可疑应用软件、点击可疑链接或者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2. 不得携带智能手表进入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涉密会议和活动场所,要自觉在进入相关场所前将设备存入手机屏蔽柜或者放到指定位置。

  3. 不得通过智能手表在各类语音、视频通话中谈论涉密敏感事项;不在有关软件的注册和使用过程中填写禁止公开的涉密单位名称和地址等内容,并尽量不涉及工作相关信息。

  4. 不得将个人智能手表连接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或者涉密载体。在涉密计算机上给智能手表充电也是违规的。

  5. 不得使用非涉密智能手表存储、处理,或者使用应用软件扫描、编辑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等;不在记事本、备忘录中记录涉密敏感的工作事项;不在通讯录中过于详细地记录涉密人员的工作单位、职务等敏感信息。

  6. 不得在涉密场所或者处理公务时,使用非涉密智能手表进行视频、拍照、录音和录像,特别是严禁偷拍涉密敏感文件资料、涉密信息显示屏和有关重要证件。

  7. 不得通过蓝牙、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等非涉密渠道传递相关内容;不得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转载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

智能手表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智能手表带来的便利,而不必担心数据泄露的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