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靡靡之音”到“真情实意”:李谷一与邓丽君的音乐之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靡靡之音”到“真情实意”:李谷一与邓丽君的音乐之争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PQOITI0553KRQI.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30A03U3X00
3.
https://www.sohu.com/a/850235824_12217935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54L3BQ05565SZD.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TI7KEB051187TS.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3%E5%AE%89/9857493
7.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B3%E7%89%A7%E6%9D%91/308449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93%E4%B8%BD%E5%90%9B
9.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6%96%B0%E5%90%AF%E8%92%99
10.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649412
1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90%AF%E8%92%99

1983年,一场关于音乐的争议在中国悄然兴起。这一年,李谷一在央视春晚上演唱了《乡恋》,这首曾被批为“靡靡之音”的歌曲,最终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得以播出。而与此同时,另一位歌手邓丽君的音乐却仍在大陆备受争议。

李谷一,这位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人物,在一次采访中直言:“邓丽君不过是一个台北的小歌星,不值得我这么去挂念!”这番话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邓丽君,这个名字在80年代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1953年出生于台湾的她,1967年就发行了首张专辑《凤阳花鼓》。70年代到80年代,她的歌声横扫整个华人世界,被誉为“亚洲歌姬”。她不仅能用国语、粤语、日语等多种语言演唱,更以其独特的气声唱法征服了无数听众。

然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邓丽君的音乐在大陆却被贴上了“靡靡之音”的标签。李谷一作为民族声乐的代表,对邓丽君的流行音乐风格颇不以为然。在她看来,邓丽君的歌“没有美感,听起来像催眠曲一样”。

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思想解放的浪潮中。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开启了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运动,而邓丽君的音乐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被人们接受。尽管官方仍在批判,但许多“地下粉丝”宁可背上听“靡靡之音”的帽子,也要偷偷翻录她的磁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谷一的态度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她开始尝试去理解邓丽君的音乐,甚至组建了轻音乐团,推动国内音乐的多样化发展。她逐渐认识到,音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有其独特的价值。

然而,两位艺术家终究未能有机会同台演出。1995年5月8日,年仅42岁的邓丽君因哮喘离世,给无数歌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在台北第一殡仪馆,数十万歌迷排起长队,只为看她最后一眼。而海峡对岸的大陆同胞,也在为这位未曾登上大陆舞台的歌手哀痛不已。

这场争议,与其说是两位艺术家之间的较量,不如说是那个时代文化碰撞的缩影。它反映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封闭与开放之间的张力。而最终,音乐以其独特的力量跨越了偏见,触动了每个人的心灵。

如今,当我们再次聆听邓丽君的《甜蜜蜜》或李谷一的《乡恋》,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艺术没有高低之分,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就是好作品。正如李谷一所言:“邓丽君的演唱是真情实意的表达,能够打动人心。”这,或许就是音乐最本质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