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手助力老年人防骗:科技与温情的双重守护
AI助手助力老年人防骗:科技与温情的双重守护
“我从来没想过,父亲会因为一个陌生电话,被骗走半辈子的积蓄。”高睿站在派出所里,望着神情恍惚的父亲,心中满是悔恨与无奈。
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诈骗团伙通过冒充公检法人员,利用恐吓和威胁手段,让高老先生深信自己卷入了重大案件。在长达两周的时间内,夫妻俩陆续将20余万元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直到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据统计,2023年上海共阻断涉诈交易10.9万余笔,避免经济损失16.2亿余元,抓获电信网络诈骗嫌疑人2.4万余名。而在美国,2023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诈骗损失高达34亿元,平均损失超过3.3万美元。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被摧毁的家庭和一颗颗受伤的心。
为什么老年人如此容易成为诈骗的目标?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网络安全知识的缺乏:许多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操作并不熟练,对网络诈骗的手段和防范措施知之甚少,容易轻信诈骗分子的话术。
孤独感和归属感的需求:随着子女长大成人,许多老年人面临空巢问题,感到孤独和无助。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与外界联系的窗口,但也让他们更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
对新技术的不熟悉: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难以辨别真伪,容易被一些看似专业的术语和操作迷惑。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AI助手正在成为老年人防骗的重要工具:
24小时在线答疑:通过智能客服系统,老年人可以随时咨询遇到的网络问题,获取专业的解答和建议。
智能识别诈骗信息:AI助手可以分析来电号码、短信内容等信息,及时提醒用户可能存在的诈骗风险。
协助设置安全防护:帮助老年人设置手机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病毒软件、设置支付密码等。
然而,仅靠AI助手是不够的,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同样重要:
家庭成员的陪伴:子女应多抽时间陪伴老人,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需求,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社区教育活动:社区可以定期举办防骗知识讲座,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金融机构的把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大额交易的审核,发现可疑情况及时预警。
平台的责任:APP平台应优化适老化设计,避免诱导消费,同时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
随着科技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织起一张安全防护网,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数字生活的便利,远离诈骗的困扰。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家中的老人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安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