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J-13B:中国魔改AK630的最强进化版!
H/PJ-13B:中国魔改AK630的最强进化版!
H/PJ-13B型机关炮是中国海军装备中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基于俄罗斯AK630机关炮改进而来,但仅装备了6艘053H3型护卫舰,总计12门,是解放军海军中装备数量最少的机关炮型号。
AK630的引进与局限
20世纪90年代,中国海军面临着严重的防空作战能力不足的问题。当时建造的052型驱逐舰、051B型驱逐舰、053H2G型护卫舰、053H3型护卫舰等舰艇,普遍装备的是海红旗7系列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仅15公里,只能提供点防御能力。
为提升海军现代化水平,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4艘8000吨级的现代级驱逐舰,这些舰艇装备了施基利防空系统,能够发射SA-N-7或SA-N-12系列防空导弹,最大射程达到25-40公里。同时,中国还建造了2艘052B型驱逐舰,同样安装了俄制施基利防空系统。
AK630机关炮作为苏联70年代发展的近防武器,采用了6管30毫米设计,有效射程4000米,每分钟最大射速4000发。由于其系统简单、重量轻、便于安装,即便是几百吨的导弹艇和快艇也能装备使用。中国在21世纪初期全面仿制了AK630,并根据隐身化作战需求对其外部进行了隐身设计改进。这一改进型机关炮曾被安装在022型导弹艇、071型船坞登陆舰、054型护卫舰上。
然而,AK630机关炮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打击精度不足且容易出现颤动;与之配套的电子系统过于老旧,目标探测和追踪能力不足。因此,从201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的新一代舰艇如054A型护卫舰、052D型驱逐舰、054B型护卫舰、055型驱逐舰以及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等航母,都转向使用国产1130或2030系列机关炮。
H/PJ-13B的改进与特点
针对AK630的缺陷,中国在21世纪初期对其进行了深度改进,开发出了H/PJ-13B型机关炮。这一改进型机关炮融合了国产730系列机关炮的技术和设计,可以视为730系列的减配版。它保留了AK630的6管30毫米设计和火力通道,但在框架布局和使用模式上更接近730系列。
H/PJ-13B的改进重点包括:
- 提升打击精度,解决AK630的颤动问题
- 升级老旧的电子系统,增强目标探测和追踪能力
- 采用隐身设计,符合现代舰艇的隐身需求
逐步退出现役
随着053H3型护卫舰的逐步退役或移交训练舰艇序列,H/PJ-13B型机关炮也将逐步成为历史。目前,经过中期升级的053H3型护卫舰中,宜昌舰(舷号564)已划入训练舰艇序列,洛阳舰(舷号527)已提前退役,葫芦岛舰(舷号565)也有消息称将移交舰艇学院。这意味着在战斗序列中,仅剩下怀化舰(舷号566)、襄阳舰(舷号567)、绵阳舰(舷号528)三艘装备H/PJ-13B的护卫舰。
中国海军近防武器的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海军的近防武器已经转向更先进的1130和2030系列。这些新型机关炮在054A型护卫舰、052D型驱逐舰、055型驱逐舰等新型舰艇上成为标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海军至今仍在大量使用AK630机关炮,甚至在2025年服役的新一代舰艇上仍在装备这一型号。
H/PJ-13B型机关炮作为中国海军近防武器发展中的一个过渡产品,见证了中国海军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虽然其装备数量有限,服役时间不长,但它在中国海军舰载武器发展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