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如何“击落”五代隐身战机?
歼-16如何“击落”五代隐身战机?
近日,“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发布了一篇宣传文章,揭示了中国空军歼-16战斗机部队在模拟空战中成功“击落”假想敌五代隐身战斗机的消息。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空军在对抗五代机时的战术突破,也预示着在现代空战中取得了新进展。
歼-16的战术创新
面对五代隐身战机,如歼-20模拟的F-22或F-35时,歼-16面临的挑战显然是巨大的。五代机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和态势感知系统,理论上对四代机有着代际上的绝对优势。但是,此次歼-16在模拟空战中“击落”五代机,显示中国空军立足于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已经探索出有效的四代半战机对抗五代机的策略。
那么,歼-16到底采用了什么样的战术能有机会击落隐形战斗机呢?
电子战掩护
用歼-16D提供电子战掩护。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曾在军演中“击落”过F-22“猛禽”战斗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歼-16D如果能对隐形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进行有效的干扰,就能提供更多的近身搏杀的机会。此时,歼-16因为配备有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头盔显示器和先进的霹雳-10格斗导弹,再采用一些巧妙的格斗战术,绕飞到隐身战斗机的后上方,当然就有可能获得少数的击落记录。
预警机配合
与预警机进行更密切的配合。隐形战斗机的隐身性能是相对的,如果能有预警机提供态势感知,歼-16再配合采用有效的空战战术,同样有一定机会击落对手。
地形利用
采用雷达静默的模式,充分利用地形,躲避隐形战斗机的超视距打击,进而获得近距离空战机会。隐形战斗机如果被迫开启雷达扫描模式,也将暴露自己的所在,这等于给了歼-16反击的可能。
战术突破的意义
此次“杜凤瑞中队”在模拟空战中获得胜利,展现了我国空军的战术创新。尽管歼-20等五代机代表着未来空战的主力,但通过合理的战术设计和电子战手段,四代半战机依然能够在现代空战中保持强大的战斗力,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反制更为先进的五代机。当然,到了真正的战场上,对付隐形战斗机的任务还是交给歼-20更好。
这一突破表明,在现代空战中,装备的代际差异固然重要,但通过创新战术和体系作战,仍能有效提升战斗力。中国空军的这一成果,为全球空军在面对隐身战机威胁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