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冰冷怎么办?中医推荐足浴包和自制暖宝宝
手脚冰冷怎么办?中医推荐足浴包和自制暖宝宝
面对寒冷天气,手脚冰冷是很多人常见的困扰。中医认为,手脚冰冷属于"厥症"范畴,可以通过足浴、热敷等方法来缓解。本文将介绍中医师推荐的足浴包配方和自制中药暖宝宝的方法,帮助你温暖度过寒冬。
信义马光中医院医师郭训宏表示,若长期四肢末端循环不佳导致手足冰冷,也需提防是心血管疾病所致,若伴随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狀,务必儘早就醫。如果沒有緊急症狀,手腳冷吱吱的情況,是可以自救的。
中医视手脚冰冷属于"厥症"
郭训宏指出,以中医角度来说,手脚冰冷属于"厥症"(音同"绝症",医师需特别解释避免病人误會)的范畴。手脚冰冷的患者到门诊时,最常询问是否为"冷底体质"?郭训宏表示,虚寒体质的人除了手脚冰冷,肤色也较白,从小容易有呼吸道症状如气喘、鼻塞、流鼻水等,肠胃吸收也不佳,大都体格偏瘦弱。若营养摄取不均,还可能伴有血虚症状,除了手脚冰冷,甚至会有麻木感。
泡脚加搭"足浴包" 效果更佳
郭训宏也提到,泡脚如果只泡到脚掌,效果不大,而是要从小腿肚以下都泡在热水中,才能促进身体气血循环。若再搭配含有艾叶、干姜、赤芍、桑枝等中药材配方的足浴包,手脚就会渐渐暖起来。但,不建议高血压患者使用。
以中药材自製足浴包,可以邊追劇邊泡腳。(圖/馬光中醫提供)
自制"中药版"暖暖包
市售暖暖包内容多半是铁砂,用完弃置似乎不太环保,能不能DIY?台中臻品中医院医师田騏嘉表示,可以自制,材料"纯天然"。制作中药暖暖包需要准备艾草、桂枝、红花、干姜、花椒等属性为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草药,还要拿米粒或粗盐作为储热填充物。
作法:
- 先将干燥的中草药与米粒或粗盐以3:7比例混合均匀。
- 分批装入透气的棉布袋,再缝合开口。
- 要使用时,先将中草药暖暖包平放,放入微波炉加熱30秒~1分鐘,或放在電暖器、烤箱中低溫加熱,避免直接接觸明火。
腹部和腰背部适合进行热敷
田騏嘉指出,腹部是热敷的重点部位,他建议采取"间歇性"热敷的方式,每次热敷3分钟,休息3分钟,反复进行15分钟,能促进气血循环并提升效果。千万不要在同一個位置长时间热敷,暖身不果反而成了伤害。
另外,热敷腰背部可驱散寒气、舒缓僵硬酸痛,适合长时间久坐、寒凉体质或腰背不适者。对于关节疼痛,则建议选择远心端(疼痛处离心脏较远的部位)进行热敷,如膝盖疼痛时,可热敷小腿部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
"手掌热敷法"是无工具保暖小技巧
田騏嘉补充说,如果外出时突然感到寒冷,也沒有带暖暖包时,可使用"手掌热敷法"。将双手掌心快速摩擦至发热,将手掌轻按在关元穴或腹部,维持片刻,有助于驱寒暖身。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能使用,特别适合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取暖。
本文资料来源:郭训宏中醫師、田騏嘉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