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创新技术引领肺结节精准诊疗
瑞金医院创新技术引领肺结节精准诊疗
“医生,我肺上有6个结节,是不是要切掉很多肺?”46岁的刘女士在得知自己需要手术时,紧张地问。
这是发生在瑞金医院胸外科的一幕。刘女士因体检发现多个肺结节,其中最大一个已达12毫米,且有恶性征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传统方法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或承受多根定位针的痛苦。但在瑞金医院,医生们采用了最新的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技术,通过一个3厘米的小切口,一次性精准切除了所有结节。术后病理显示,这些结节中多个为早期肺癌,及时的手术为刘女士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机。
这一幕,正是瑞金医院在肺结节早期诊断和治疗领域不断创新的缩影。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胸腔镜手术的医院之一,瑞金医院在肺结节的精准诊疗方面始终走在前列。
创新技术引领精准诊疗
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精准定位的“千里眼”
瑞金医院引进的机器人支气管镜导航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经自然腔道微创医疗设备之一。该技术通过AI重建患者气道结构,智能规划避开血管的最优路线。术中,稳定的机器人机械臂引导带有摄像头的支气管镜,沿着既定路线前进,医生可以通过连续视野清晰看到支气管树内部情况,精准“锚定”目标病灶进行染色定位。
与传统CT定位相比,这种导航方式不仅提高了精确度和稳定性,还避免了患者承受额外的辐射暴露和穿刺定位带来的不适。自2021年3月开展以来,瑞金医院已完成520余例磁导航支气管镜手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单孔胸腔镜手术:微创治疗的“金标准”
瑞金医院是国内最早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单位之一,并于2021年牵头制定了中国首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专家共识。这种手术方式通过一个3-4厘米的小切口完成,相比传统的多孔胸腔镜手术,进一步减少了创伤,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早期筛查的“利器”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是另一种重要的肺结节诊断技术。它通过电磁场定位和虚拟支气管镜导航,可以准确到达传统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肺外周病变区域,实现对肺结节的精准活检。这项技术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肺结节具有重要意义。
学术成果推动临床实践
瑞金医院胸外科团队在肺结节诊疗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团队成员主持了包括科技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册了23项前瞻性临床研究。至今已发表94篇SCI论文,影响因子达到420.7分。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发展,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瑞金医院胸外科团队还出版了《瑞金胸外机器人手术学》《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学》等4本中英文专著,发起主编中英文双语期刊《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为全球同行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
一体化诊治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瑞金医院设立了“肺小结节微创治疗一体化诊治中心”。该中心整合了胸外科、呼吸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资源,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一站式服务。
中心不仅配备了最先进的诊疗设备,还建立了规范的诊疗流程和随访体系。通过多学科协作,医生可以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未来展望:智能化医疗助力精准诊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瑞金医院也在积极探索其在肺结节诊疗中的应用。例如,肺部结节与早期肺癌诊疗服务平台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同济大学合作,采用胸部CT照片生成“数字肺”,并可通过大模型生成智能化报告。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瑞金医院在肺结节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其在医疗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音。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临床实践,瑞金医院正在为实现肺结节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