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中医调理肺结节的创新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团队:中医调理肺结节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肺结节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据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2,206,771例新发肺癌患者,其中中国肺癌患病数占全球总数的37.0%。肺结节作为肺癌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在这一背景下,中医治疗肺结节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渐受到医学界和患者的重视。
中医对肺结节的认识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与人体的气血瘀滞、痰湿积聚等因素密切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团队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肺结节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正气不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肺结节发生的重要内因。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不足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脾虚则水湿内停,湿邪留滞肺脏;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易受外邪侵袭。
外邪侵袭:现代社会中的烟毒、雾霾、电离辐射等实邪直接侵袭肺卫,久则邪气留恋机体,郁而发为结节。
情志内伤: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也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肺脏功能,形成结节。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治疗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黄金昶教授团队,基于中医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由表及里、通里达表、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结节吸收。黄金昶教授独创的“针灸围刺”疗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
外敷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制中药外敷药膏,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消肿散结的目的。
中药内服:采用具有化痰散结、宽胸理气、清热解毒等功效的中药,通过辨证施治,调理患者整体机能。
艾灸治疗:利用艾灸的温热效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
临床案例
一位甲状腺结节患者在接受黄金昶教授的中医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该患者最初结节大小为5.7×3.0厘米,经过一年的中医治疗,结节缩小至5.2厘米。治疗过程中,患者不仅结节明显缩小,吞咽顺畅,说话也自如了,整体精气神有了明显改善。
专家团队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一支在中医治疗肺结节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团队。其中,黄金昶教授作为针灸微创肿瘤科主任,长期致力于中医治疗肺结节的研究,其团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此外,段红蕾、张永涛等专家也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结语
中医治疗肺结节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调理和辨证施治的特点。通过针灸、中药内服外敷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改善局部病变,更能调节患者的整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肺结节并非一蹴而就,其效果与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的不断发展,相信肺结节的治疗将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