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股权激励大调整:从纯股权到"股权+现金"组合,人才留存策略升级
阿里巴巴股权激励大调整:从纯股权到"股权+现金"组合,人才留存策略升级
2024年4月1日起,阿里巴巴对其员工激励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有的纯股权激励升级为"股权+长期现金"的组合方式,并加快了股权归属和发放频率。这一变化背后,折射出互联网巨头在人才争夺战中的新策略。
调整背后的深意
阿里巴巴此次激励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激励工具调整:新授予的绩效、晋升股票将调整为"股票+长期现金"的组合方式。员工在获得一次性年终奖金和股权的同时,还可以选择纯长期现金、股票和长期现金+股票三种形式。
归属节奏调整:股权归属周期由原来的每年归属1/4改为每个季度归属1/16,加快了发放频率。
这一调整发生在阿里巴巴股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自2020年底以来,阿里股价从最高点330美元跌至近期的70美元左右,长期在低位徘徊。以2020年底入职的P7员工为例,如果当时获得400股阿里股票,按照当时的股价,平均每年的股票价值在23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如今股价跌至70美元/股,每年的股票价值降至4.9万元,收入受股价波动的影响十分显著。
对人才留存的影响
这一调整对人才留存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提高收入确定性:通过引入长期现金激励,员工的收入不再完全依赖于股价表现,增强了薪酬的稳定性和吸引力。
增强流动性:由年度归属改为季度归属,使员工能够更早获得激励收入,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
扩大覆盖范围:调整后的政策弥补了原政策中不满一年无法获得股权归属的漏洞,使更多员工能够享受到激励政策。
提升灵活性:员工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激励组合,既可以选择纯现金,也可以选择股票,或者两者结合,提高了政策的灵活性。
与华为TUP计划的对比
与华为的TUP(Time Unit Plan)相比,阿里巴巴的激励方式有所不同:
华为TUP:是一种虚拟股票单位计划,员工无需出资即可参与,五年期限结束后自动清零。TUP的收益包括年度分红和期末增值,与公司业绩直接挂钩。
阿里新激励计划:采用"股权+长期现金"的组合方式,既保留了股权激励的长期性,又增加了现金激励的确定性。归属周期的缩短也提高了激励的及时性。
未来趋势展望
阿里巴巴此次激励政策的调整,反映了互联网企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新思路:
多元化激励:单一的股权激励已难以满足员工需求,企业需要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方式。
灵活性增强: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员工需求,灵活调整激励政策。
注重短期与长期平衡:既要通过长期激励绑定核心人才,又要通过短期激励提高员工满意度。
关注人才体验:通过优化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提升人才留存率。
阿里巴巴此次激励政策的调整,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股价低迷,更是为了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保持优势。通过提供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激励方式,阿里巴巴正在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才留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