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八桂大地的历史密码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八桂大地的历史密码
广西壮族自治区,这片位于中国南部的热土,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到北部湾的碧绿海水,从壮族的歌圩节到多民族共庆的三月三,广西以其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了解这片土地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四面环山,中间地势略低,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广西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据记载,广西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1.4%,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从历史沿革来看,广西的行政建制始于元代。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标志着广西建省之始。历经明清两代,广西的行政区划逐渐稳定。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又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历史沿革,反映了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区的特殊地位。
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地理特色
广西的文化特色,以其多元性和包容性著称。以三月三节日为例,这个源自古代上巳节的民俗活动,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成为广西各民族共同庆祝的重要节日。壮族的歌圩节、侗族的芦笙踩堂、苗族的“跳月”、仫佬族的“走坡”、瑶族的“抢花炮”等,都是三月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交融,正是广西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生动写照。
从地理环境来看,广西具有独特的山江海地域系统。北部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乐业天坑群这样的世界级地质奇观;中部的丘陵平地,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南部的北部湾海岸线,为广西带来了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这种多样化的地理环境,不仅塑造了广西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影响了当地的文化发展。
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对于当前广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日益凸显。北部湾城市群、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广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这些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深入理解广西的历史地理背景。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广西正在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4年,广西启动产学研合作大行动,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技“尖锋”专项行动。这些举措的背后,都需要对广西的历史地理特征有深入的了解。《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中对广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系统梳理,为当前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此外,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其历史文化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广西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通过深入研究广西的历史地理,可以更好地理解广西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地位,为推动中国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提供学术支持。
结语
《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的出版,不仅是对广西历史地理的系统梳理,更是对广西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广西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以及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面貌。这些知识,将为广西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广西这颗“南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