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老城厢: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更新样本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老城厢: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更新样本

引用
文汇网
11
来源
1.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55377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164060
3.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52912
4.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58075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93922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91964
7.
https://www.sohu.com/a/810385653_99917329
8.
https://www.sizhengwang.cn/a/zt_2024_tjdxsdxrzyxjh_szzx/240515/1808915.s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750616
10.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805/004d170c68584863981d58811eafedde/c.html
11.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50117/65411f0d201545ada7afca9e30b974a2.html

上海老城厢,这座承载着七百多年历史沧桑的古老城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作为上海历史文化的发源地,老城厢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黄浦区在城市更新中不断创新思路,以保护历史文脉为核心,推动老城厢焕发新生。

01

历史的见证:老城厢的文化价值

上海老城厢位于黄浦区,北部邻近外滩,东边靠近黄浦江,自元代设县以来,至今留存着七百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这里不仅是上海的文化遗产,也是城市活力复兴的关键区域。同济大学弄里寻梦实践团队在此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研,通过与规划机构的合作,建立了可持续更新的信息平台,旨在推动老城厢的保护与更新,为上海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02

创新的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思路

面对老城厢发展中的诸多挑战,黄浦区没有选择大拆大建,而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通过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信息平台,为城市更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让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03

实践的典范:老市府大楼的新生

作为外滩“第二立面”更新的标志性项目,老市府大楼的改造堪称典范。这栋始建于1914年的历史建筑,见证了上海的百年变迁。经过长达十年的精心打磨,如今的老市府大楼以“外滩·老市府”的新名字重新亮相。

更新后的老市府大楼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更增添了现代化的功能。项目将引入70%的商务办公和30%的文化商业业态,包括高端零售、顶级录音棚、画廊、餐饮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大楼的庭院广场、屋顶露台等公共空间将向市民游客开放,成为城市共享的公共空间。

04

文化的传承:创新方式续写历史

为了更好地传承老城厢文化,黄浦区推出了“我在老城厢‘修’建筑”品牌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建筑科普、文创设计等活动,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老城厢的历史文化。活动还吸引了多所高校的外国留学生参与,让上海的传统城厢文化走向世界。

05

未来的展望:以更长时间维度理解城市更新

老城厢的更新改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以更长时间维度去理解和推进。正如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所说:“我们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更加扎实、更加精细,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魅力。”

上海老城厢的更新实践,不仅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更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