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雁门关:唐朝军事重镇的战略奥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雁门关:唐朝军事重镇的战略奥秘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sx.people.com.cn/BIG5/n2/2024/0805/c189134-40933864.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7A07D47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NJTO1N05567CTU.html
4.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5-01-12/doc-ineesekk4217402.s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30A00GDZ00
6.
http://paper.people.com.cn/rmzk/html/2024-09/09/content_26081503.htm
7.
http://cwzrzz.cnhouji.com/html/2024/0412/7045.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F%E5%9F%8E
9.
http://www.yanmenguan.cn/home

雁门关,这座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古代军事要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北方的门户,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北部的雁门山中,海拔约2000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雁门关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在此设立关隘以抵御匈奴侵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率军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汉朝时,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多次在这一带大败匈奴。昭君出塞也途经此地,此后数十年边疆安定。

唐代为防备突厥,于勾注山上设关城,正式命名为雁门关。雁门关在唐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建,形成了以西陉关、东陉关为核心的两关四口十八隘防御阵地。据《宋史·李唐海传》载:“雍熙三年,召还,为武州刺史,出为忻、代州都巡检,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雁门十八隘由宋一直延续到明。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其所著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写道:“雁门关隘口十八,东为水峪、为胡峪、为马兰、为茹越、为小石、为大石、为北楼、为太安、为团城、为平型;西为太和、为水芹、为吊桥、为庙岭、为石匣、为阳武峪、为玄岗、为芦板口,各有堡。正德十一年,都尉史李铖增筑之堡十有一于北口,在关东者七,在关西者四。又能通敌要路,咸斩崖挑堑,间以石墙。”

雁门关在唐朝时期多次发生重要战役。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击败突厥,唐玄宗时期薛仁贵在此大败突厥。北宋时期,雁门关的地位凸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雁门山是宋辽两国的分界线,雁门关成了关乎大宋朝安危的咽喉要塞。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大辽国皇帝耶律贤亲率10万精锐骑兵向宋王朝发起进攻。辽兵所走的就是“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所穿越过的那条山路,从今日新广武口进入雁门关峡谷,然后翻越东陉关,过南口,进入代州境内。当年镇守雁门关的正是北宋名将、号称“无敌将军”的杨业。

雁门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李广到杨家将,无数名将在雁门关留下了他们的英勇事迹。唐代诗人赵秉文曾写下《雁门关》一诗:“金波曾醉雁门州,端有人间六月秋。万古山河雄朔塞,四时风月入南楼。汉家战伐云千里,唐季英雄土一丘。系马曲栏搔首望,晓来闲杀钓鱼舟。”这首诗生动描绘了雁门关的雄伟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慨。

雁门关见证了中国古代边疆的风云变幻,如今已成为人们追忆历史、感受古战场气息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它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站在雁门关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曾经在这里上演的英雄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