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助力垃圾分类,打造智慧环保新风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助力垃圾分类,打造智慧环保新风尚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29366
2.
https://blog.csdn.net/jit_ghost/article/details/143640932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665789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1618838289018345
5.
https://www.biry.net/2024/05/29/%E4%BA%BA%E5%B7%A5%E6%99%BA%E8%83%BDai%E5%A6%82%E4%BD%95%E5%9C%A8%E5%9F%8E%E5%B8%82%E7%AE%A1%E7%90%86%E4%B8%AD%E8%BF%9B%E8%A1%8C%E6%99%BA%E8%83%BD%E5%9E%83%E5%9C%BE%E5%88%86%E7%B1%BB%E5%92%8C/
6.
https://www.yw.gov.cn/art/2024/9/5/art_1229144444_59500668.html
7.
http://www.meixinenv.com/article-item-16.html
8.
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501/t20250109_14086831.html
9.
https://www.iotdt.com/news/chanpingxunxi/615.html
10.
https://www.jdv2.com/news/173341101953615100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分类已成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垃圾分类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从智能垃圾桶到垃圾分类系统,再到垃圾处理机器人,AI正在为环保事业注入新的科技力量。

01

AI垃圾分类:从概念到现实

在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新乐村,一款AI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正在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这款设备不仅能识别废纸、果皮等181种垃圾,还能根据需求精准开启相应的垃圾桶。更贴心的是,它还能识别方言,让老年村民也能轻松使用。村民只需简单说出垃圾名称,AI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就能迅速做出反应,大大简化垃圾分类过程。

这款设备还具备实时称重功能。每种垃圾投放后,系统会自动称重并记录下来,然后通过人脸识别、刷卡等技术,将对应的积分计入农户“垃圾分类”账户。这些积分可以在村里兑换肥皂、卷纸等生活用品,极大地激发了村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还可以对垃圾桶满溢情况及垃圾清运过程中车辆、人员实时动态进行感知,实现“线上+线下”监督闭环,做到“事前核实、事中可见、事中可控、事后可查、事后可行”。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投用,不仅有效解决了垃圾投放不规范行为取证难的问题,还解决了传统人工监管时效性差、成本高的痛点。

02

AI垃圾分类的技术原理

AI垃圾分类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系统可以识别不同种类的垃圾,并将其分类。例如,智能垃圾桶上的摄像头可以捕捉垃圾的图像,然后通过AI算法分析图像,判断垃圾的类型。这个过程类似于人脸识别,但识别的对象是各种垃圾。

AI系统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来提高识别准确率。在训练阶段,系统会学习数以万计的垃圾图片,包括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通过这种方式,AI可以逐渐提高对各种垃圾的识别能力。一旦识别出垃圾类型,系统就会控制相应的垃圾桶盖子打开,引导用户正确投放垃圾。

03

政策支持与推广

重庆市在垃圾分类智能化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以渝中区为例,当地在多个小区投放了智能垃圾桶。这些垃圾桶不仅具备自动感应开盖功能,还能通过语音提醒用户正确分类。更值得一提的是,垃圾桶装满后,投放口的红灯就会亮起,物业保洁人员便会及时换上空桶,并将满载的垃圾桶运往收集点暂存。

在中端收运环节,重庆也引入了智能称重清运车。清运车通过RFID芯片和动态称重系统,可以精确计量每桶垃圾的重量,并将数据上传至指定平台。这种智能化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为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末端处理方面,重庆建立了“两网融合”回收体系。通过整合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和再生资源回收人员,协同作业,并在居住区、公共场所或商业广场等区域设立“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在街道(乡镇)区域范围设置“两网融合中转站”,既可以收运生活垃圾也能从中分拣、回收再生资源。

04

面临的挑战

尽管AI在垃圾分类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AI电子垃圾问题。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汪鹏的研究显示,2020年至2030年,生成式AI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可能激增近1000倍。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的产生量相比2010年增长了82%,达到创纪录的6200万吨,相当于全球每人每年产生了7.8公斤电子垃圾。

电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仍然较低。2022年产生的6200万吨电子垃圾中,仅有不到1/4的材料被妥善收集并回收利用。电子垃圾管理仅产生了价值280亿美元的二次原材料,其中大部分损失是由于焚烧、填埋或不合理处置造成的。

05

未来展望

面对AI电子垃圾的挑战,专家建议采取循环经济策略。这包括减少硬件资源消耗、延长产品寿命、提高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同时,应在算法开发阶段适当降低模型的算力需求,从源头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

我国已在这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95家正规处理企业共回收处理废电器近7600万台(套),产出约37万吨废塑料、52万吨废铜铁铝及其合金等,各类拆解处理产生的危险废物与其他环境风险物质均得到规范利用处置,全国废电器规范回收利用态势持续回升向好。

AI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只是其在环保领域众多应用场景中的一个缩影。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更多环保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AI可以用于监测空气质量、预测气候变化、优化能源使用等。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环境保护的效果,还为未来环保事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