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推荐:春节感恩提升心理健康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推荐:春节感恩提升心理健康
“春节期间通过感恩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南京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表示,回家看父母、拜访恩师或向一年来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表达感谢,不仅有助于整合人际关系,还能积蓄新的力量迎接新的一年。这种情感交流和心灵修复对于缓解压力、改善多重人格等心理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随着农历春节的到来,人们在欢庆之余也可能面临各种情绪和压力的挑战。卫生福利部提醒,春节期间要时刻关注自己和亲友的情绪变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酒。同时,要主动关心远方的亲人朋友,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表达关怀。
研究表明,感恩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常常表达感恩的人生活得更快乐,心理健康状况更佳。通过写感恩日记等实践,人们能够更好地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对生活的满意度。感恩的力量不仅限于个体,它还能够在社区中产生连锁反应,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心理健康领域,感恩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研究表明,感恩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提升情绪智力。情绪智力的提升使得个体在面对生活挑战时,能够保持更积极的心态,从而更有效地处理压力和焦虑。实际上,感恩的实践不仅仅是节日的专属,它可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简单的感恩练习,比如每天写下三件让自己感激的事情,我们可以逐步培养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通过设立“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专席”,创新性地将感恩理念融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该机制由南京市公安局与市民政局、教育局和卫健委联动组建,依托南京晓庄学院“陶老师热线”心理咨询师专业资源,通过线上心理疏导和民警线下查找处置同步发力,青少年心理危机类警情的应对处置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已将“陶老师热线”纳入110联动体系,设立“南京市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110联动分中心”并授牌,全面强化青少年心理危机类警情的线上线下处置合作。据统计,通过“陶老师热线”线上疏导成功缓和矛盾已100余起。
在警情处置过程中,南京公安强化110报警服务台、“陶老师热线”、现场处置民警的三方联动,确保青少年心理危机类警情得到及时妥善处置。警情处置完毕后,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妇联“12338妇女维权热线”“市妇联专线”以及市民政局相关职能部门,由市妇联心理工作站、社区工作人员跟进开展心理疏导,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能够得到持续关注,并视情通报市教育局,由教育系统通知相关学校直至孩子老师,加强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与安抚,形成处置工作闭环,多部门携手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对于遭遇心理危机的孩子们来说,110报警服务台有时是守护他们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与“陶老师热线”“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等专业机构的合作,借助他们的专业沟通技巧,帮助有需要的孩子摆脱情绪困境,同时也为线下应急处置争取必要的时间和条件,切实筑牢生命安全救助屏障。
因此,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节日里,不妨多表达感激之情,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通过感恩,我们能够提升幸福感,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而改善心理健康。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感恩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那些常常感恩的人,往往会体验到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一发现并非偶然,感恩的心理机制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积极面,培养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