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设计院作品:弥勒圣坛建筑获国际大奖
清华设计院作品:弥勒圣坛建筑获国际大奖
近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弥勒圣坛”项目荣获2024年德国设计奖优胜奖。这一消息不仅彰显了中国建筑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更体现了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的完美融合。
弥勒圣坛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雪窦山,是浙江佛学院二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充分利用场地北部一处废弃采石场留下的矿坑,以穹窿覆盖其顶,修复山体轮廓,建成一处超大跨度的室内连续空间——“龙华法堂”。该建筑位于整个建筑群轴线尽端,采用单层网壳轻钢结构形式,实现了150米宽、240米长的单一跨度室内空间,可容纳5000-10000人集会使用。
设计团队以“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庄严朴素、守正创新”为原则,将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佛教元素完美结合。建筑群以“起承转合”的手法,按传统汉传佛教仪轨来组织空间序列,由山门“大慈之门”、中央广场及其周边回廊相连的三座拜殿——大慈宝殿、弥勒博物馆、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心、轴线尽端的“弥勒圣坛”空间组群——象征弥勒菩萨讲经处的“龙华法堂”、参考佛教宇宙模型设计的垂直交通空间“须弥山”、象征佛教三千大千世界的“四部洲”、以“坛城”设计象征弥勒菩萨居所的“兜率天宫”,以及东侧僧寮兼配套办公用房等部分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寺庙空间。
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色生态要求,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板、BIPV系统等节能技术,实现了低碳环保的目标。同时,设计团队还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尽可能保留原始地貌和植被,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弥勒圣坛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项目建成后已成功举办多次大型文化活动,如2024雪窦山弥勒文化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信众和游客。文化节以“慈心善行,和乐人间”为主题,通过文化慈善、观光朝圣、祈福传灯、护生品素等活动,弘扬弥勒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精神,传承弥勒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动,进一步深化弥勒符号、打造文化名片,书写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上通过的《雪窦山宣言》之愿景。
此次荣获德国设计奖,不仅是对弥勒圣坛建筑设计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肯定。这一项目不仅展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实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