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灌汤包引发的“夜骑热潮”:开封如何用美食吸引年轻人?
一颗灌汤包引发的“夜骑热潮”:开封如何用美食吸引年轻人?
“青春没有售价,夜骑开封拿下!”近日,河南郑州掀起一股“夜骑开封”的热潮,数千名大学生骑着共享单车,跨越50多公里,历时数小时,只为品尝一口正宗的开封灌汤包。
一场说走就走的骑行
10月26日晚,郑州大一学生小凡和室友的一句“好想吃开封的灌汤包啊”,开启了这场轰动全网的“夜骑之旅”。当晚10点多,她们在路边找到几辆共享单车就出发了。骑骑停停,经历大约6小时、48公里的旅程后,小凡和同学在早上4点抵达了开封。
“我第一次看到凌晨4点的开封,城楼上的灯依然亮着,空气里有潮湿的露水味道,街上人不多,一些卖胡辣汤和鸡蛋灌饼的小摊停在路边。”小凡回忆道。虽然没有如愿找到灌汤包,但一碗白胡辣汤和油馒头也吃得津津有味。
11月2日深夜,郑开大道上更是上演了一场壮观的“共享单车大迁徙”。中原科技学院大一学生小蔡和朋友们,与众多大学生一起,形成绵延数十公里的骑行队伍。“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打卡拍照,还放着音乐唱歌助兴。”小蔡说。
一颗灌汤包里的千年传承
开封灌汤包,这道起源于北宋的美食,究竟有何魅力?作为豫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封灌汤包以皮薄馅多、汤汁丰富著称,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2007年,开封第一楼小笼灌汤包子制作技艺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开封灌汤包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比如,马豫兴桶子鸡采用百年老汤煨制,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灌汤包则以皮薄馅多、汤汁丰富著称。这些美食通过改良工艺和口味,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
一座城市的文旅新机遇
面对这波“夜骑大军”,开封市迅速反应,多个景区对大学生免票,并提供免费灌汤包等优惠。开封文旅表示,多个景区将在夜间对大学生免费开放,而单车调度员则忙着处理单车,甚至,郑州大学生也打开了「夜骑反击计划」,从郑州逆向骑行前往开封。
据统计,11月3日,开封微信指数已超5亿,11月4日也超3.5亿,微博话题热度近千万。这不仅带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也展现了年轻人对美食文化的独特追求。
一种可持续的文旅新模式?
“夜骑开封”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特点。在大学生旅游消费中,“美食”占比高达87%,成为首要选择。这种“美食+旅游”的模式,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正如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专家铁丁老师所说,以淄博烧烤、开封灌汤包为代表的地标美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但如何平衡年轻人的激情与城市治理的挑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未来需要思考的问题。
这场由一颗灌汤包引发的“夜骑热潮”,不仅展现了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也彰显了传统美食文化的魅力。它让我们看到,当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相遇,总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