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玲珑荔枝迎来丰收年,50万吨产量创历史新高
广西钦州:玲珑荔枝迎来丰收年,50万吨产量创历史新高
2025年,广西钦州迎来了一个荔枝丰收的大年。据钦州市有关部门数据显示,今年全市荔枝产量预计将达到50万吨,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在灵山县九梅麓村的古荔园里,一颗颗鲜红的玲珑荔枝挂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千年荔乡的历史传承
钦州是广西重要的荔枝产区,而其下属的灵山县更是享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这里现存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荔树多达3万多株,每一颗都凝聚着岁月的精华。
灵山县的荔枝种植面积达41.83万亩,栽培品种多达30多个,主栽品种包括妃子笑、桂味、灵山香荔、无核荔等。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上旬,不同品种的荔枝次第成熟,形成了长达三个月的采摘期。
丰收盛况:50万吨的喜悦
今年的丰收来之不易。钦州荔枝的产量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特别是末次抽梢成熟至冬梢抽生期、开花至幼果分大小期及果实成熟期的雨量、温度、日照等气象要素,都会影响最终的产量。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果农们的精心管理,2025年钦州荔枝迎来了大丰收。
在九梅麓村的古荔园里,村民们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熟练地爬上树干,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将一串串成熟的荔枝剪下,放进随身携带的竹筐里。不一会儿,地上就堆满了鲜红的果实。这些荔枝将被运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消费者品尝到这份来自广西的甜蜜。
产业兴旺:从种植到文旅的全产业链布局
钦州荔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为延长荔枝的保鲜期,当地推广使用荔枝气微保鲜技术,对刚采摘的荔枝进行微生物处理、抑制有害菌繁殖,再存放至恒温恒湿恒氧的特制冷库中,利用“生物+物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达到锁鲜目的,保鲜时间最长可达60天。
在销售环节,钦州荔枝企业通过与多家物流商的合作,挑选他们最具优势的运输路线去执行,确保全国多数地区能做到比较稳定的次日达的时效。同时,灵山县还推出一系列的电商培训班,专门为个体户提供0基础的电商运营技巧与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操作难题,掌握电商运营方法,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经营能力,增加收入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钦州荔枝产业已形成从育种、种植、仓储到加工、销售、文旅的全产业链布局。除了鲜荔枝外,当地还开发出荔枝干、荔枝酒等系列特色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据统计,2023年钦州荔枝产业总产值已突破17亿元,带动从业人员20万人,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展望未来:立法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荔枝产业的发展,钦州市人大常委会已将荔枝产业促进纳入立法计划。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建安指出,荔枝是钦州的靓丽“名片”,荔枝产业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调研组要收集好各方意见,认真研判分析,提出科学、可行的立法建议。希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抓好规划,加强荔枝种质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荔枝种植面积,推动荔枝产业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推进荔枝产业提档升级;树牢品牌战略意识,深挖钦州荔枝文化元素,加强“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扩大钦州荔枝的公众影响力,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
可以预见,在政策支持和科技创新的双重驱动下,钦州荔枝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这颗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岭南佳果,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