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高发季,这些症状别忽视!
慢性荨麻疹高发季,这些症状别忽视!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慢性荨麻疹进入高发期。这种常见的皮肤病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带来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日常预防和护理。
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为皮肤和黏膜的小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从而导致局限性水肿反应。这种水肿反应在皮肤上表现为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风团,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出现,比如脸上、胳膊上、腿上,甚至肚子上,颜色可呈红色、白色或肤色,通常伴有瘙痒。诱发荨麻疹的原因多种多样,最近正值换季降温到了荨麻疹的高峰期,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头“小怪兽”,了解如何预防和治疗荨麻疹。
症状表现与就医标准
慢性荨麻疹最典型的症状是皮肤上出现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的红疹,伴有剧烈瘙痒。这些红疹可能在短短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内就遍布全身,然后又会在几个小时到一天内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但是,新的风团可能又会不断地出现,此起彼伏。且极有可能在手臂、面部等外露位置出现造成美观上的困扰,但是自行消退后不留痕迹,要注意不能用力抓挠,否则可能造成皮肤破损和感染。
在少数的严重情况下,除了皮肤症状,患者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伴随的全身症状,例如发热,通常这种情况提示体内存在感染或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作。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的黏膜也受到了影响。当感觉喉咙收紧或发生喘息和呼吸困难时需要立刻拨打120及时就医,防止窒息等威胁生命的情况的发生。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快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获得针对性治疗:
- 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
- 疑似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紧急状况
- 特殊类型的皮肤表现,如蜘蛛痣、过敏性紫癜等
秋冬季节为何高发?
秋冬季节是慢性荨麻疹的高发期,主要原因包括:
气温变化大:季节交替时,温度波动容易引发皮肤过敏反应。
环境干燥:秋冬季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降低皮肤屏障功能。
过敏原增多:虽然花粉在秋季可能减少,但室内尘螨、霉菌等过敏原在温暖的室内环境中容易滋生。
免疫力下降:季节变化时,人体免疫力可能有所下降,使过敏反应更容易发生。
如何预防和治疗?
预防措施
避免已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食物,花粉、尘螨等环境因素。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管理压力: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精神压力。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衣物、床上用品的清洁除螨。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日常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轻轻清洗皮肤,避免搔抓。
穿着宽松衣物:选择柔软材质,减少皮肤摩擦。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了解病情不会留下明显痕迹。
科学治疗
药物治疗:抗组胺类药物是首选,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
中医治疗:桂枝汤、健脾汤等中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也显示出一定疗效。
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治疗。
慢性荨麻疹虽然常见,但其带来的困扰不容小觑。通过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采取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