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故宫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故宫文物保护: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创新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1802091_122118475
2.
https://www.takungpao.com/culture/237147/2024/0324/955023.html
3.
https://china.huanqiu.com/gallery/9CaKrnQhP1T
4.
https://m.huanqiu.com/r/MV8wXzE0NjYwNTUxXzE0MDBfMTU1NDI3OTkwMA==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9A04UR500
6.
http://www.zggjysw.com/ConDetail.aspx?id=102545
7.
https://www.ngzb.com.cn/news/42610.html?__Ngzb_Cc=399ad2acf7a4d7b1fdc88a980cbe6425e1592884887_557988&_ngzb831=345776228df74b3d045885122fd9634191686861920_2085143&ngzb_waf251ins=341cb7486d32fdaef9aa86a98714000881643919717_48348575
8.
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1021/8458.html
9.
https://m.urbanlight.cn/newsdetail/9dd34675-f2e9-11b0-ec66-ea030e8b9010

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在数字化创新方面持续领跑,特别是在AI技术的应用上,为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播插上了科技翅膀。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故宫如何运用AI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

01

故宫数字化保护的丰硕成果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建设始于1998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庞大的数字档案系统。截至最新数据,故宫已建成包含186万件藏品信息、85万件高清影像及1500余件三维模型的数字档案,并采集超过8500小时的视音频资料,全面记录文物信息。

02

AI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创新应用

在文物修复领域,AI技术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将传统修复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升文物修复效率和质量。例如,在书画修复中,AI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精准分析文物的破损情况,为修复专家提供科学依据。在陶瓷修复中,AI可以辅助完成碎片拼接,大大提高了修复效率。

03

数字化展示让文物“活”起来

故宫博物院通过“数字故宫”项目,推出了“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等平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在线体验故宫文化。在“数字文物库”中,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欣赏文物细节;在“全景故宫”中,观众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游览故宫的每一个角落。

在实体展览中,故宫也大量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观展体验。例如,在“‘纹’以载道——故宫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中,通过沉浸式渲染、图像搜索等技术,提取故宫古建、陶瓷、织绣上的纹样,结合数字化创新,为观众呈现这些纹样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当代艺术化诠释。

04

AI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AI技术不仅用于文物修复和展示,更在文化创新中大显身手。例如,故宫与腾讯合作开发的“故宫博物院官方小程序”,利用AI技术实现了智能导览、文物识别等功能,让观众可以更便捷地了解故宫文化。在文创产品开发中,AI设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文物元素,生成创新的文创设计方案。

05

展望未来: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创新之路仍在继续。即将开放的北院区将设有12个高科技展厅,每年展出约2至3万件文物,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同时,故宫也在积极探索AI在文物研究、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播。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文物保护水平,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开辟了新路径。通过AI等现代科技手段,故宫正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火”起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