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竹数学教你搞定基本不等式最值问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竹数学教你搞定基本不等式最值问题

引用
CSDN
10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Brave_heart4pzj/article/details/140013930
2.
https://www.zhihu.com/topic/20374655/top-answers
3.
http://www.lubanyouke.com/18221.html
4.
https://m.qidian.com/ask/qgtbpuramtu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30/17/83544406_1138048285.s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9/10/35070365_1133532620.s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06/03/3606604_1138602989.shtml
8.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7th-grade-math-post-30055/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1/10/37095263_1135480773.shtml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3/11/15580027_1130349339.shtml

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常用于求解各种函数的最值问题。掌握基本不等式的解题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考试中快速找到答案,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基本不等式的八大题型及其解法,帮助大家轻松应对各类题目。

01

基本不等式的定义

基本不等式的形式为:对于非负实数a, b,有
[ \frac{a+b}{2} \geq \sqrt{ab} ]
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这个不等式可以用来求解各种函数的最值问题。基本步骤包括:

  1. 将目标函数转化为符合基本不等式形式
  2. 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3. 确定等号成立的条件
02

八大题型详解

一、“1”的代换

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利用“1”的代换,将题目转化为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例题1:已知(x > 0, y > 0),且(\frac{1}{x} + \frac{1}{y} = 1),求(x + y)的最小值。

解析
[
x + y = (x + y) \left( \frac{1}{x} + \frac{1}{y} \right) = 2 + \frac{x}{y} + \frac{y}{x} \geq 2 + 2\sqrt{\frac{x}{y} \cdot \frac{y}{x}} = 4
]
当且仅当(\frac{x}{y} = \frac{y}{x})即(x = y = 2)时,取得最小值4。

二、变形技巧

很多时候,题目不能直接应用基本不等式,需要对条件等式进行变形。

例题2:已知(x > 1),求(y = 2x + \frac{2}{x-1})的最小值。

解析
[
y = 2(x - 1) + \frac{2}{x - 1} + 2 \geq 2\sqrt{2(x - 1) \cdot \frac{2}{x - 1}} + 2 = 6
]
当且仅当(2(x - 1) = \frac{2}{x - 1})即(x = 2)时,取得最小值6。

三、线性规划

线性规划问题通常涉及可行域的画法和目标函数的最值求解。

例题3:已知(x, y)满足条件(\begin{cases} x + y \leq 4 \ x - y \geq 0 \ x \geq 1 \end{cases}),求(z = 2x + y)的最大值。

解析

  1. 画出可行域
  2. 将目标函数转化为(y = -2x + z)
  3. 移动直线找到最大值点

通过图形分析,当(x = 3, y = 1)时,(z)取得最大值7。

四、配凑法

配凑法是通过适当变形,使目标函数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例题4:求函数(f(x) = x + \frac{1}{x} (x > 0))的最小值。

解析
[
f(x) = \frac{x}{2} + \frac{x}{2} + \frac{1}{x} \geq 3\sqrt[3]{\frac{x}{2} \cdot \frac{x}{2} \cdot \frac{1}{x}} = 3
]
当且仅当(\frac{x}{2} = \frac{1}{x})即(x = \sqrt{2})时,取得最小值3。

五、常数代换法

常数代换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将问题简化。

例题5:已知(a, b > 0)且(a + b = 1),求(\frac{1}{a} + \frac{1}{b})的最小值。

解析
[
\frac{1}{a} + \frac{1}{b} = \left( \frac{1}{a} + \frac{1}{b} \right)(a + b) = 2 + \frac{b}{a} + \frac{a}{b} \geq 2 + 2 = 4
]
当且仅当(a = b = \frac{1}{2})时,取得最小值4。

六、换元法

换元法通过引入新的变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例题6:求函数(y = \sqrt{x} + \sqrt{4 - x})的最大值。

解析
设(t = \sqrt{x}, s = \sqrt{4 - x}),则(t^2 + s^2 = 4)。由柯西不等式得:
[
(t + s)^2 \leq (1^2 + 1^2)(t^2 + s^2) = 8
]
所以(t + s \leq 2\sqrt{2}),当且仅当(t = s = \sqrt{2})时,取得最大值(2\sqrt{2})。

七、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

有些题目需要多次应用基本不等式才能求解。

例题7:已知(a, b, c > 0)且(a + b + c = 1),求(\frac{1}{a} + \frac{1}{b} + \frac{1}{c})的最小值。

解析
[
\frac{1}{a} + \frac{1}{b} + \frac{1}{c} = \left( \frac{1}{a} + \frac{1}{b} + \frac{1}{c} \right)(a + b + c) \geq 3\sqrt[3]{\frac{1}{abc}} \cdot 3\sqrt[3]{abc} = 9
]
当且仅当(a = b = c = \frac{1}{3})时,取得最小值9。

八、消元法

消元法通过减少变量个数,简化问题。

例题8:已知(x, y > 0)且(x + 2y = 1),求(\frac{1}{x} + \frac{1}{y})的最小值。

解析
由(x + 2y = 1)得(x = 1 - 2y),代入目标函数得:
[
\frac{1}{x} + \frac{1}{y} = \frac{1}{1 - 2y} + \frac{1}{y} \geq 3 + 2\sqrt{2}
]
当且仅当(\frac{1}{1 - 2y} = \frac{1}{y})即(y = \sqrt{2} - 1)时,取得最小值(3 + 2\sqrt{2})。

03

解题技巧总结

  1. 配凑法:通过变形使目标函数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2. 常数代换法:利用已知条件中的常数关系进行代换。
  3. 换元法:引入新变量简化问题。
  4. 消元法:减少变量个数,使问题简化。
  5. 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对于复杂问题,可能需要多次应用基本不等式。
04

注意事项

  1. 应用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
  2. 在变形过程中,要保持等价性,避免扩大或缩小解的范围。
  3. 对于含参问题,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
  4. 在使用柯西不等式等高级技巧时,要理解其适用条件。

通过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我们可以轻松应对各种基本不等式的最值问题。当然,数学学习重在实践,建议大家多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5

练习题

  1. 已知(x > 0, y > 0)且(xy = 1),求(x + 2y)的最小值。
  2. 已知(a, b > 0)且(a + b = 2),求(\frac{1}{a} + \frac{1}{b})的最小值。
  3. 已知(x, y > 0)且(x + y = 1),求(\frac{x}{y} + \frac{y}{x})的最小值。

通过这些练习题,大家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掌握基本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