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病吗?专家详解:从成因到治疗的全面科普
打呼噜是病吗?专家详解:从成因到治疗的全面科普
打呼噜是病吗?需要治疗吗?
“打呼噜是病吗?需要治疗吗?”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据统计,我国约有20%-30%的成年人存在打呼噜现象,其中20%达到疾病程度,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这种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实则暗藏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睡眠猝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李涛平主任指出,打呼噜并非简单的睡眠现象,其背后涉及复杂的成因机制。从先天性的气道狭窄到后天性的气道阻塞,从肥胖症到糖尿病,多种因素都可能引发打呼噜。儿童与成人都可能受其影响,这也凸显了睡眠监测在相关疾病诊断和排查中的重要性。
打呼噜的危害有多大?
打呼噜的危害远不止影响睡眠质量那么简单。它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异常、认知功能下降、情绪问题等。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引发睡眠猝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林俊岭主任医师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可导致全身性危害。未经治疗的重度OSAHS患者病死率比普通人群高3.8倍,我国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达49.3%。此外,它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那么,如何判断打呼噜是否需要就医呢?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
- 伴侣察觉到打鼾时存在憋气甚至憋醒的状况
- 早晨起床后头痛、白天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记忆力下降
- 睡眠时出现挣扎、翻身乃至拳打脚踢等异常行为
- 儿童出现打鼾、尿床、异常睡姿、夜间惊哭、张口呼吸等症状
- 出现高血压、糖尿病或代谢紊乱等问题
科学应对方法有哪些?
对于打呼噜,有哪些科学应对方法呢?专家建议,首先可以从生活方式调整入手:
- 调整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 戒烟限酒,避免使用镇静剂
- 保持侧卧或俯卧的睡眠姿势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基础疾病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以下治疗方案:
- 非手术治疗:
- 使用鼻腔扩张器或口腔矫正器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即佩戴家用无创呼吸机
- 药物治疗(但不是主流方法)
- 手术治疗:
- 扁桃体切除术
- 鼻中隔矫正术
- 腭咽成形术
- 射频消融术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并非一劳永逸。例如,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长期有效率仅为40%-50%。因此,选择治疗方案时需谨慎,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预防和日常管理
除了治疗,预防和日常管理同样重要:
- 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
-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
- 避免睡前饮酒和服用镇静药物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打呼噜看似平常,实则暗藏风险。它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有打呼噜的症状,尤其是伴有憋气、嗜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症状,降低健康风险。